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使用以及Serializable接口实现,serialVersionUID序列化id设置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前言
这篇文章我主要叙述一下序列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什么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简单来说,序列化就是将某个类的一组对象的属性信息通过二进制字节码的形式存储起来,这样对象里的数据就可以传输到不同的系统平台,通过反序列化操作就可以重新加载对象的属性信息了.
序列化就是将对象以二进制字节码存储起来,反序列化就是将二进制字节码解析为对象,从而调用get()方法拿到对象属性.
二、操作步骤
1.建立学生类
首先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其次通过声明transient属性,则无法通过反序列化拿到属性信息,这对不想被查看的数据有保密作用;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记得生成一个序列化ID,也就是serialVersionUID,具体看下图所示,否则容易出现InvalidClassException异常,这个异常一般是类的序列化ID和反序列化是获得的序列化ID对应不上造成的,
所以一定要声明序列化id,这样可以保证对象的唯一性,防止类的版本和反序列化的版本不一致的问题.
代码如下(示例):
序列化ID是自动生成的,生成方式如下:在Setting中悬着inspection,Java,Serializable class without ‘serialVersionUID’,打勾;
然后程序中在Class类名alt+enter生成;
2.序列化
序列化步骤为:先创建学生对象,建立集合存储对象,使用ObjectOutputStream来序列化集合
代码如下(示例):
3.反序列化
反序列化即使构造ObjectInputStream对象,使用它的readObject()方法获得Object对象,然后强转为对应类的泛型集合,即可遍历拿到学生对象数据了.
总结
以上就是如何使用集合来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对象的内容,其实序列化几个重要点就是建类时实现Serializable接口,以及声明serialVersionUID,
最后通过ObjectOutputStreamObjectInputStream来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即可.
希望有帮助的小伙伴帮忙点亮小星星,点点关注博主!谢谢大家的厚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