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 我得停下我工程层面上的无人机的折腾,转而多读论文了

 

 

现在开始 我得停下我工程层面上的无人机的折腾,转而多读论文了,无人机有个实验平台就够了,甚至直接买阿木的就可以了。不用追求这个上面是自己做的,因为你追求另一个层面了就不在乎这些了。

在论文里面找灵感。


之前旷视的那个不是多读论文么,读了几千篇


我感觉我可以往学术进一步了,读研是有用的。
 

 

之前的准备考研复试等等,都让我往这方面更进一步,就像一根绳牵着。不至于完全沦导工程层面。拉着你往学术层面纵深。

 

发论文方面确实也是需要有人带带你,给你一点指导。

 

 

 

 

我估计也得去把别人的论文啃透,就像你把别人工程代码啃透,可能也需要你去系统学一些东西,不然直接去啃可能也吃力。

 

你追求什么就什么自己做,你之前想找工程方面的工作马儿,所以想无人机自己做,代码自己写,现在主要研究算法,那就没必要工程自己做了关键是算法自己做。


是的,多读论文,到有一天你觉得自己的文章水平和他们差不多,你就可以投了。


你不是一直也想成为他们那样弄算法研究的么,那就去多读论文 啃论文,把他们吃透,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

 

你之前不是很羡慕裴丹的学生做智能运维写的文章么,觉得那才是真正在解决问题,你也想做到那样的程度。

 

似乎在实验室写文章什么也其实是自己弄?

 

而且似乎他们弄无人机很多用仿真了,实物都不用了....真的是脱离工程了。。。

他们研究算法的可能更多靠仿真了。

 

你的控制算法,滤波算法好不好,拿仿真数据来说话。

 

徐老师之前讲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是说到里面仿真的图么。
 

 

这样也才能快速进行算法的迭代。

我刚看的无人机的这篇毕业论文也是仿真数据来说话了,这样也不用担心在北京飞不了无人机了。

可能搞理论研究就得把实际的东西简化一下...

现在开始 我得停下我工程层面上的无人机的折腾,转而多读论文了

 

 

感觉就像无人机机架的设计 你无人机玩多了,就很能感受到他里面的一些优缺点,就知道如何去改进。有哪些不足的,痛点,去解决 写论文也是解决问题。
 

所以我觉得写论文的前提是你对那个东西玩得烂熟,优点缺点都很清楚。


以前只是追求做出东西实现功能,现在要追求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