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性能测试报告,各参数意义和关系
Jmeter的Html报告汉化及解析:https://blog.****.net/smooth00/article/details/100769262
前置条件:参见上方文章,我们公司搭建了一套性能测试平台,可运行jmeter脚本并生成性能测试报告;
在学习性能测试报告中,记录一些各个参数意义和关系;(目前仅为个人见解,不见得是正确的)
1、模块:概述--》统计(statistics)
解析:
0)Total:
Samples、Throughput、Network(Received/Sent):均为所有请求相加;
KO、Error:应该也为所有请求相加;
Min、Max:取所有请求最小的和最大的;
Average、90th、95th、99th:不太清楚如何计算的,average的total类似与所有请求的平均值,有一点可接受的误差;
而其余几个则不清楚计算规则;
1)samples:所有请求的 请求数应该是一致的,均为209;(登录请求为211,不清楚具体原因)
这些请求指运行脚本的10分钟时间内,每个label的总的请求数量;
2)average等:响应时间与 后端控制器关联的监控图指标基本一致,但不完全一样;
如上图,最后一个请求的average为5909ms,下方的avg为5.89s,基本相同;
与 图表--》时间维度(over time)--》响应时间RT 的曲线图也一致;
3)Throughput[Transactions/s]:吞吐量 事务数/秒
Throughput[Transactions/s] = samples/运行时间 = 209/600 = 0.35Transactions/s
samples均为209,运行时间为10分钟(600s)
4)Total Throughput[Transactions/s]=图表-吞吐量-每秒点击次数
5)Network(以Sent为例)
如最后一个导入excel请求,每秒0.35个transection,每秒sent9.19kb,那么每个事务sent 9.91/0.35=26.26kb,而脚本中导入的excel大小为25kb;符合一般规律:请求的content-lenth一般比上传的数据大一点点;
同时与fiddler抓包中的content-lenth大小吻合;
同时与 此性能运行平台--》图表--》时间维度--》数据吞吐量时间一致:
2、模块:图表--》时间维度(over time)--》活动线程数变化
显示的线程数为 脚本运行的线程数量,横坐标为运行开始时间到运行截止时间;
3、模块:图表--》时间维度(over time)--》延迟时间
图形与 响应时间(RT)看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