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安装及模式配置指南!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安装HBASE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版本,从而好进行选择与下载。
通过之前介绍的Hbase的集群架构,我们可以知道Hbase数据需要存储在HDFS上,因此在选择Hbase版本时要兼顾之前安装的Hadoop版本。Hbase各个版本与Hadoop各个版本之间的兼容性可以从Hbase官网上得到,如下图所示:
我们之前安装的是Hadoop2.7.5这个版本的hadoop支持的Hbase版本是最多的,支持上图中所有的Hbase版本。目前Hbase1.3.2使用比较广泛所以我们选择此版。
由于国内,我们可以从清华下载镜像中下载,下载链接如下所示: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pache/hbase/1.3.2/hbase-1.3.2-bin.tar.gz
通过winscp将下载的hbase文件上传到虚拟机的用户主目录下的Downloads文件目录中。通过命令ls可以查看
关于HBASE安装
1、解压
将~/Downloads/hbase-1.3.2-bin.tar.gz解压到用户主目录下。命令如下图所示:
解压结束后如下图所示:
将文件名称改名hbase132
关于HBASE的配置
将hbase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使用vim ~/.bashrc编辑文件
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保存并退出
重新导入配置文件
启动Hbase、查看启动进程、停止Hbase
上面属于standalong模式启动,主要用于简单测试。然而大部分Hbase是需要以集群模式启动的。不过hbase的运行模式变换只需更改其配置文件即可。
关于Hbase的集群模式配置
第一步:配置Hbase-env.sh
首先使用vim编辑器编辑/home/hduser/hbase132/conf/目录下的hbase-env.sh
将如下内容添加到hbase-env.sh文件末尾,然后退出保存。
第二步:配置Hbase-site.xml
接下来配置hbase-site.xml。
在hbase-site.xml文件尾添加下图中的内容,并保存退出。
第三步:配置regionservers
接下来配置regionservers这个文件的作用与hadoop中的slaves类似,用来告诉hbase集群哪些是工作节点。
在我们的集群中让slave1、slave2来运行regionserver程序。
第四步:将各个文件传至slave1、slave2
因为我们已经修改过用户环境变量.bashrc因此我们需要将该文件上传到各个节点用户主目录下。
然后还需上传hbase132文件到各个节点用户主目录下
5、启动
重启三台虚拟机使配置生效
启动hadoop
start-all.sh
启动zookeeper
启动zookeeper与启动其他组件不同,需要在每个节点都执行命令
zkServer.sh start
显示STARTED字样则说明启动成功。
启动Hbase
由于HBase依靠ZooKeeper提供一致性服务,在启动ZooKeeper之后可尝试启动HBase,在主节点执行启动命令
start-hbase.sh
启动完成后,能够在主节点看到以下服务
至此,hbase安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