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API (DAY02) 使用应用程序句柄
从上面这段程序就可以看到,_tWinMain 是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这里是使用它的宏,定 义在 tchar.h 头文件里,为什么要这样作宏定义的呢?由于 Windows 的应用程序要适应 UNICODE 和以前单字符的应用程序,由于 Windows 这两个 API 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如 下:
UNICODE 的定义:
#define _tWinMain wWinMain
单字符的定义:
#define _tWinMain WinMain 只要经过这样的宏定义后,就可以适应不同字符宽度的函数接口了。由于我是采用 UNICODE 编译的,所以这里使用 wWinMain 函数定义,下面再把它的定义找出来,如下:
int 5
WINAPI
w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WSTR lpCmdLine,
int nShowCmd
);
这里要详细地解释一下函数 wWinMain 的参数,它有四个参数。 hInstance 是当前应用程序的实例句柄,一般用来区分不同的资源使用。 hPrevInstance 是以前 Win98 使用的句柄,在 Win2000 以后的操作系统里都是空
值 NULL。
lpCmdLine 是命令行参数,比如你在 Windows 开始菜单里运行一个程序,并添加参 数在后面,就会传递给应用程序,后面再详细讨论。
nShowCmd 是窗口的显示方式,比如最大化显示,最小化显示,还是正常显示。
Windows 运行程序时,是通过运行库里的启动代码来调用 wWinMain 函数,它是在启 动文件里如下调用:
#ifdef WPRFLAG
mainret = wWinMain(
#else /* WPRFLAG /
mainret = WinMain(
#endif / WPRFLAG */
(HINSTANCE)& ImageBase, NULL,
lpszCommandLine,
StartupInfo.dwFlags & STARTF_USESHOWWINDOW
? StartupInfo.wShowWindow
: SW_SHOWDEFAULT
); 这就是操作系统传递给应用程序的值,现在就来演示使用第一个参数 hInstance。 请看下面的例子:
#001 #include “stdafx.h”
#002 #include “First.h”
#003
#004 //
#005 //第一个例子。
#006 //
#007 //
#008 int APIENTRY t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009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010 LPTSTR lpCmdLine,
#011 int nCmdShow)
#012 {
#013 UNREFERENCED_PARAMETER(hPrevInstance);
#014 UNREFERENCED_PARAMETER(lpCmdLine);
#015 UNREFERENCED_PARAMETER(nCmdShow);
#016
#017 //使用应用程序句柄
#018 const int MAXSIZE_APPBUF = 256;
#019 TCHAR wAppTile[MAXSIZE_APPBUF];
#020 LoadString(hInstance,IDS_APP_TITLE,wAppTile,MAXSIZE APPBUF);
#021
#022 //获取桌面的句柄。
#023 HWND hWnd = GetDesktopWindow();
#024
#025 //显示一行消息。
#026 MessageBox(hWnd, _T(“第一个应用程序”), wAppTile, MB_OK);
#027
#028 //
#029 return 0;
#030 }
这个例子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修改的,主要添加了使用应用程序实例句柄。在第 19 行里定义 了一个保存应用程序标题的缓冲区,然后在第 20 行里调用函数 LoadString 从应用程序的资源里加载字符串,它的第一个参数就使用到 hInstance 句柄。因此应用程序句柄是表 示程序在资源上唯一的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