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probe,红帽linux网络课程学习贴 -9
第九课
按时发博客。这节课学习的主要是存储的结构与磁盘的划分。
最有体会的2点
- FHS汇总:
/boot 开机所需信息的,驱动,内核,引导程序
/dev 设备文件,鼠标、键盘、硬盘、光盘,以及内存等
/etc 存放配置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以及每个服务程序的配置文件。
/home 内部的子目录(/home/用户名)是不同其他用户的家目录
/bin (包括 /sbin /sur/bin) 原来是软盘的挂载点,需要支持多张软盘同时工作,现在是用于存放二进制可执行命令文件的。
/lib 存放系统中的函数库文件
/sbin 是存放开机时用到的命令的目录
/media 用于挂载我们的光盘镜像的
/opt 存放第三方程序,但更建议安装到/usr 目录
/root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用于存放root用户的文件
/srv 存放网络服务的数据,程序自动获取的,不用人工看
/tmp 开放的目录,公开的,临时的目录,可以存放一些临时性的文件
/proc 虚拟目录,用于同步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是普通的文件,千万不要手工修改
《重新听一下!!! Proc 31分钟左右》
/usr/local
/usr/share 存放用户自己的一些程序和文件
/usr/sbin
/var 存放经常发生变化的信息,日志,数据库等
/lost+found 程序出错的时候,尝试去恢复一些数据
2.UDEV 原理:
硬盘有很多扇区,而每一个扇区由512个字节构成。
第一个扇区会保留主引导记录和分区信息,
主引导扇区占446字节,结束占2字节,分区信息总共占64字节(可记录4个主分区)
分区信息64个字节,每16个字节保存一个主分区的信息(共4个);
扩展分区,将一个主分区的信息指针到另一个扇区(512字节)用于分区的扩展,那么这个分区就叫做扩展分区
由扩展分区(512个字节),每16个字节保存一个分区信息,叫做逻辑分区(最多32个)
/dev/sda数字
主、扩展:1-4
逻辑分区:5以上
问题:
/dev/sdb5 在计算机的第二个插槽上吗?不一定
/dev/sda4 是一个主分区吗?不一定
/dev/sdd5 一定是一个逻辑分区吗?
/dev/sda4 是我们系统中第一个识别的硬盘的第4个分区信息吗?(分区的编号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