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李彦宏登上《时代周刊》整个互联网都在比心
今日,《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迎来了首个中国互联网大佬,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并发表 “ 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百度李彦宏正在帮助中国赢得21世纪)”的专访。肯定了百度在搜索引擎基础业务的成就,及全力赴会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术的决心及硕果,更被称赞为引领时代的人。
曾因计算机而“尴尬” 如今造就全球第二搜索引擎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互联网发展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异国求学的李彦宏遭遇“窘境”,被一所美国大学的计算机图形专业教授质问“中国有计算机吗?”,这样刺骨的问题让李彦宏不知所措。但谁能又料想8年之后,一个国际性巨头公司起手于这个年轻人手中。2000年,带着向世界证明中国有强大计算机产业的梦想,李彦宏创立了百度。这个名字来源自宋词“众里寻他千百度”,寄托了对互联网技术的探索。
如今,这家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流行程度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搜索引擎,百度在中国拥有80%的搜索市场份额,进一步百度也成为世界上流行程度排在第四名的网站。“百度已经成为了市值600亿的互联网巨鳄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它与马化腾的腾讯以及马云的阿里巴巴鼎足而立。百度地图为每一名中国的司机提供导航服务,百度搜索也启发了每一名中国的学生。如今,已经没有人再问李彦宏中国到底有没有计算机,”时代周刊这样写到。
瞄准下一个科技前沿 占据人工智能科技高峰
众所周知,中国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阴差阳错”失利,但这并不代表在以后的科技前沿技术中次次失利。像今天被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人工智能一样,正在逐渐转化为中国为“主导”者。这其中主要是上升到战略的支持,及像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的努力。去年11月,人工智能与全球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会上谷歌母公司Alphabet 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预计,中国的人工智能实力将在10年内超越美国。
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上,《时代周刊》强调没有哪个人比李彦宏更上心。2017年前三季度,百度共90亿营收,却拿来12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等研发。在2018CES上发布了自动驾驶平台Apollo2.0,支持简单城市道路驾驶,其拥有130个独立生产厂商合作伙伴。同时《时代周刊》还讲到了百度语音识别平台DuerOS及面部识别技术,百度给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而人工智能在以中国速度进行发展。
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百度“ALL in AI”的路子沉稳而有力。李彦宏驳斥马斯克和霍金人工智能“威胁论”,坚信人工智能可造福人类,正是因为如此,加上中国利好的创新环境下,百度才能一次次拿出震惊全球的科研成果,这也是李彦宏被《时代周刊》称赞为引领时代的人重要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