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网工笔记》——数据通信基础(1)
数据通信基础(1)
1.数据通信的概念
(1)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取连续值。
电话输出的语音信号、摄影机产生的图像信号都是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 = 模拟数据→模拟信道
模拟传输的信道利用率高,但有噪声,需要调制。
(2)数字信号:用一组特殊的状态来描述信号,取有限个离散值,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示。
计算机都是数字的,它们处理的信号本来就是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 = 数字数据→数字信道
数字传输不失真传送,便宜,但信道利用率低。
(3)通信系统模型
2.数据通信计算
(1)模拟信道带宽
公式:W=F2-F1
F1为信道能通过的最低频率,F2为信道能通过的最高频率,单位:Hz。
(2)数字信道带宽
a.无噪声
信道的带宽决定了信道中能不失真传输的码元的最高速率,极限波特率/最大码元速率:
奈奎斯特定理:B=2W , B为码元速率/波特率;W为信道带宽,单位:Baud。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由码元取得离散值的个数决定,码元携带信息量n位与码元种类N的关系:
n=log2N (N=2^n)
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位数)为数据速率/比特率,在一定波特率下提高速率的途径是一个码元可以携带更多信息量:
R=Bn=Blog2N=2Wlog2N,R为数据速率/比特率,单位:bps或b/s。
这些都是在无噪声的理想环境下的极限值,而实际信道则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因而远远达不到奈奎斯特定理计算出的数据速率。
b.有噪声
香农的研究表明,有噪声信道的极限数据速率为:
香农定理:C=Wlog2(1+S/N), C为数据速率/比特率,单位:bps或b/s。
S/N为信噪比,由于实际使用中S与N比值太大,故常取其分贝数(dB),分贝与信噪比关系为:
dB=10 * log10 * S/N
例:当S/N为1000时,信噪比为30dB。
这个公式与信号取得离散值的个数无关,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式调制,只要给定了信噪比,则数据速率就确定了。
信道带宽3000Hz,信噪比30dB,求数据速率。
C=3000log2(1+1000)≈ 3000*9.97 ≈ 30000bps
(3)单位换算
储存进率:1024; 1G=1024M ,单位:Byte字节。
通信进率:1000; 1G=1000M ,单位:bit比特/位。
1 Byte = 8 bit ;传输网速/8或/10(损耗)为下载存储。
(4)误码率
Pc=Ne/N ,Ne为出错的位数,N为传送的总位数。
在计算机通信中,误码率一般要求低于10^-6,即平均每传送1兆位才允许错一位。在误码率低于一定数值时,可以用差错控制的办法进行检查和纠正。
(5)信道延迟
电缆信道:200m/us , 200km/ms , 200000km/s;
卫星信道:2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