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编程学习笔记4--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总结:
/etc/profile #改历史命令条数
~/.bashrc #改别名
/etc/bashrc #改登录提示符
1、环境变量是什么??
定义每个用户的操作环境(说白了,就是定义每个用户的操作习惯)
2、修改配置文件后,必须注销用户重新登录才有效。使用source命令就不需要注销了,相当于是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语法:source 配置文件名 或使用 . 配置文件名(点后面有个空格)
3、环境变量配置文件中主要是定义对系统操作环境生效的系统默认环境变量
如:PATH、HISTSIZE、PS1、HOSTNAME等环境变量写入对应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下图这几个是对系统登录有作用的配置文件
4、正常登录流程执行的配置文件
注意:环境变量写哪个里面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同名的环境变量后面会覆盖前面的,最好写在最后一个(/etc/bashrc)
5、非正常登录执行的配置文件
因为他非正常登录,说明用户已经正常登录过了,所有的配置都加载过了,此时只需要切换某些配置文件
6、分析正常登录流程-先走这
语法:unmask #查看系统默认权限
7、分析正常登录流程--在走这
/etc/bashrc的作用
7.1、ps1变量(正常登录流程才走这,非正常就直接走下面7.2、3、4了)
该文件中的其他代码,都是针对非正常登录流程的,因为该文件本身就是一个判断条件,非正常登录流程的,首先就走这个文件
7.2、umask
7.3、PATH变量
7.4、调用/etc/profile.d/*sh等文件
8、注销时生效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在 ~/.bash_logout
当用户退出时,想执行一些命令,才在这写
案例:如果在命令中输入明文的账号密码,才建议清除历史命令
9、历史命令配置文件 ~/.bash_history
当前登录操作的命令会记录在内存中,当你退出后历史命令是会写在硬盘中的(就上面那文件)
10、修改警告信息,vim /etc/motd #不管是本地还是远程登录,都会显示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