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905.(java实现5种解法) 按奇偶排序数组以及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等等的实现。
题目
解题思路
一(选择排序)
- 选择排序为什么叫选择排序呢?他的原理就是选择当前的元素依次和后面的元素进行比较,在第一次比较之后就会将我们想要的结果放在首位,然后接着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依次和后面的元素进行比较。假如说有8个元素,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比几轮?答案是7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轮比较完已经将我们要的一个数放在了数组的最左边,再一个就是第8轮也就是最后一个元素后面已经没有值了,那么就不用比了。
用选择排序解这道题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选择排序
int temp=0;
/*
注意,外层循环控制轮数也参与计算
*/
for(int i=0;i<A.length-1;i++){//最后一轮由于前面已经排好而且最后一轮后面已经没值了,
//所以只需要比A.length-1轮
for(int j=i+1;j<A.length;j++){
if(A[i]%2==1&&A[j]%2==0){//前奇数后偶数,就交换
temp=A[i];
A[i]=A[j];
A[j]=temp;
}
}
}
return A;
}
}
算法效率
是真的慢。。。。。。
二(冒泡排序)
- 冒泡排序,就是两两相比,类似于鱼吐泡泡那种,和选择排序不同的是,冒牌排序第一轮排完就将我们要的其中一个值放到了最后,也就是数组的尾部。和选择相同的是冒泡排序也是少比一轮。而且冒泡排序每轮比完都会得出一个结果并将这个结果放在最右边,所以下一轮比的次数总是会比上一轮少一次。
用冒泡排序解这道题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冒泡排序
//每次都从0开始比,
int temp=0;
for(int i=0;i<A.length-1;i++){//最后一轮没有比较的了,所以少比一轮。
//i只控制轮数,不参与运算
for(int j=0;j<A.length-1-i;j++){//j参与运算
if(A[j]%2==1&&A[j+1]%2==0){//前奇数后偶数
temp=A[j+1];
A[j+1]=A[j];
A[j]=temp;
}
}
}
return A;
}
}
算法效率
呵呵呵,更慢。。。。。。
三(插入排序)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插入排序
for(int i=1;i<A.length;i++){
int e=A[i];
int j;
for(j=i;j-1>=0&&A[j-1]%2==1&&e%2==0;j--){
A[j]=A[j-1];
}
A[j]=e;
}
return A;
}
}
可以看出,这三大基本排序,插入排序的效率最高。
用插入排序排大小C语言实现
#include<stdio.h>
//插入排序
/*
第一个元素跳过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i
j从i开始
1.左边j-1有元素没 j-1>=0 否则 i++
2.左边j-1是否比j对应的值大 否则 i++
交换 j--重复1
*/
void main(){
int a[]={3,1,2,6,5,9,7,4,8};
int len=sizeof(a)/sizeof(int);
for(int i=1;i<len;i++){
int e=a[i];
int j;
for(j=i;j-1>=0&&a[j-1]>e;j--){
// if(j-1<0){//j左边的牌 没有 j-1<0
// break;
// }else{
// if(a[j-1]>a[j]){//左边大于当前
// int temp=a[j];
// a[j]=a[j-1];
// a[j-1]=temp;
a[j]=a[j-1];
// }else{//左边 小于等于当前
// break;
// }
// }
}
a[j]=e;
}
printf("[");
for(int i=0;i<len;i++){
if(i==len-1){
printf("%d]\n",a[i]);
}else{
printf("%d,",a[i]);
}
}
}
四(头尾指针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int left=0;//向右走
int right=A.length-1;//向左走
while(left<right){
while(left<right&&A[left]%2==0){//偶数的话就一直走
//找到奇数坐标就跳出循环
++left;
}
while(left<right&&A[right]%2==1){//奇数的话就一直走
//找到偶数坐标就跳出循环
--right;
}
//交换后
swap(A,left,right);
}
return A;
}
public void swap(int[] A,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
算法效率
第五种:说不上来的方法,不过你应该能看的懂
创建一个和原数组长度相同的新数组用来存我们需要的元素,先遍历原来的数组,如果是偶数就将这个数放在新数组的左边,反之放到右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nt len = A.length;
int[] res = new int[len];
int leftIndex = 0;
int rightIndex = A.length - 1;
for (int a : A) {
if (a % 2 == 0) {
res[leftIndex] = a;
leftIndex++;
} else {
res[rightIndex] = a;
rightIndex--;
}
}
return r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