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未央,梦落泸沽。

原文地址:八月未央,梦落泸沽。 (来自@轻博客) 作者:仿研钨酩悍

八月未央,梦落泸沽。特喜欢这张。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很有爱的青年旅社八月未央,梦落泸沽。云朵。

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剪影。八月未央,梦落泸沽。早晨的草海。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对于一个立志今后从事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的人来说,这篇游记显得冗长又零落。望读者海涵一个很久没有写字的女纸无文彩无抒情无诗意的话唠。

                                                                                                                                         ——写在最前面的。

 

8.13【出发】

为了到达泸沽湖,我们得乘一大早的飞机到西昌,然后再从西昌坐七个半小时的客车到泸沽湖镇。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全是山路,曲折颠簸,我想这也许吓退了很多慕名已久的游客。回过头一想,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否则,泸沽湖也许现在就是另一个丽江。

我们的运气好得要命。早晨的航班没有一点延误,一下飞机我们就连忙赶到西昌的汽车站,碰巧买到10分钟后的班车,再晚便可能没有车次了。那天的天气也极好,我们无需担心任何因下雨而可能带来的泥石流或山体滑坡。一路上我便只是昏睡,醒来,然后再度入睡。也许习惯了舟车劳顿的人,会把这样的颠簸也当成一种安然。这是时光的反复摩挲赐予人的习惯之力量。一路上清醒愉快,仿似身处一场小小的逃离。逃离平日里熟悉亲切的一切:人群、街道、家、电脑、闷热的空气。我爱他们,因此才觉得暂时的逃离分外欢欣。

下午五点的样子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顺利地与前来接站的旅馆老板碰头。摩梭人真的很热情,一回旅店那些家里德高望重的奶奶们就请我们到里屋喝茶,这时候你会觉得就算语言不通,可是一个微笑也就可以表达所有。

晚上我们参加了篝火晚会,大家手拉手一起跳锅庄,热闹而不显生分。

 

8.14【转山转海节·踏访走婚桥】

我们来这儿的第二天碰巧赶上了摩梭族最盛大的节日庆典——转山转海节,从早上一直庆祝到半夜。白天的时候有文工团的表演和各种各样比赛,到了晚上,所有人聚在小镇上狂欢。摩梭族的阿哥阿妹们会穿上最隆重的传统服装,围着篝火尽情舞蹈。

下午我们摒弃了人山人海的庆祝地,转头走婚桥的怀抱。租一辆自行车,即刻便可出发。这里的自行车租赁也极便宜,无块钱一小时。因为我们是房客,租车的喇爷爷还执意不收我们的租金。去走婚桥的路有一半上坡,下坡的时候根本不用蹬车,自行车如猎鹰俯冲般极轻快地滑行下去。

走婚桥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木桥,吸引人的是摩梭族独特的“走婚”习俗。必须要提的是这里的各种烧烤,随意找一家小摊坐下来,吃当地的荞饼、烤玉米、土豆、烤鸭蛋,都极美味。玉米和土豆是这里的主要作物,生长在2700多米高原上的土豆烤熟了,有股自然散发的清香。鸭蛋是草海里的土生土长的鸭子下的,直接用小火烤熟,剥开来里面是溏心的,好吃极了。

吃过晚饭我们又骑车去了洛洼码头,我被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勾起了女人天河司呢过的购物欲,买了一件背心一条围巾一件披肩,然后赶快冲出来,不敢再进去,否则会有把整家店盘下来的冲动。竟有点类似于就像三毛讲的她在每家小店甚至是破烂里淘宝贝的不亦乐乎劲儿。

回去的时候进喇爷爷的店里四处逛,看到一个年代久远的银镯,隐隐有些喜欢,问喇爷爷多少钱,他竟直接说,送给你了。 当下执意要付钱,拗不过,谢了之后满心欢喜地收下。当做意外得来的宝贝。

 

8.15【荡舟泸沽湖·徒步赵家湾】

今天的行程是坐船越过泸沽湖,到对面的洛水后再乘船回来。一大早我们便步行到码头去,等着那一只摩梭族特有的长而削瘦的木筏越过层层叠叠的水草,从草海的那一端翩然而至。

我们再一次得到了好的要命的运气。昨晚上风雨大作,大家都说今天雨可能下个不停,因为高原在雨季的情况总是这样。万幸的是,今天早上一醒来就看见太阳微露着脸,昨晚的雷雨早就不知去向了。

木筏轻巧地越过繁茂碧绿的草海,一如当年的游击队员在芦苇荡里的穿行。太阳渐渐地升高了,小船驶入了梦幻般的泸沽湖。早上的泸沽湖极安静,刚刚睡醒了似的,给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以最温柔的迎接。微微低眼,便可看见湖面以下的水草如沉睡的精灵,如美人的叹息般轻轻摇曳。四周尽是安详而静谧的群山,大团大团的白云围在山的头顶,湖与山与云都是静止的,不说话的时候,时间真的停止了流逝一般。好像此刻便是永恒,好像永恒只存在于此刻。

泸沽湖连接了川、滇两个省,航程过一半时我们便由四川进入了云南。虽然跨了省,但在湖上的感觉并无区别。水是那么蓝而澄澈,俯身掬一捧湖水。我便醉倒在这幽幽的甘美里。天是那么蓝而纯净,连云朵的形状都令人陶醉。我们不知拍了多少照,大光圈,小光圈,长焦,近焦,但永远也无法记住所有样子的云。

两个侠士的湖上之旅后我们上了洛水村,在那里我又忍不住买了两对耳环。摩梭族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返程的时候,划船的阿哥一边划桨一边自自然然地哼起了当地的民歌。我像贪婪的小兽眼睛一刻也不停地向四周张望,游记因此写得七零八落。这里美得不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至少我写不出它的千分之一。因此,我只能尽可能地用眼睛留存这里的景色。

我在船上。写游记。听cheer唱歌。拍不同形状的云朵和湖面的涟漪。听划船的阿哥用我不懂的语言爽朗地讲话。想念一个名字。口渴了我就俯身捧一瓢湖水来饮。太阳升得很高了,身上晒得暖烘烘的。我不敢大声叫喊,怕打破这一副美好到静止的画面。这样的场景令我想念诗。只可惜我不是诗人,并且已经很久没有写过诗,无法像大小流氓王小波和冯唐那样,在年轻气盛的时候说出极特别而灵气的好句子。

吃完午饭我们开始了迄今为止最艰难的一次行程:从洛洼码头出发步行到赵家湾。我们总共徒步行走了近两个小时,期间全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且多为上坡,累得够呛。到后来,持续的行走本身已成为休息。意识在拼命喊累,双脚却不肯停下步伐。等到了赵家湾上的观景台,我已经快体力透支,坐了一阵却又兴致勃勃地沿着公路往下走(这时不用再走山路了)。

到了赵家湾村,在一个小吃摊坐下来,我们吃到了整个泸沽湖最美味的烤玉米。

 

8.16【环湖之旅】

今天的主题是环湖之旅,一路上司机叔叔热情地给我们讲解摩梭族的文化(比如这里的末代王妃)以及每个景点的概况。

沿途看到许多顺着公路骑单车绕湖的年轻人,不禁感叹自己的养尊处优和年老体弱。

下午两点我们在落洛水的湖边吃了午饭,我又吃了很多- -。车在环湖公路上走走停停,每一个景点我们都很兴奋地拍照,到现在已经拍了600多张了。泸沽湖其实能游玩的地方并不太多,可是每一处都很美。有时候,仅仅是极纯净的蓝天白云,公路两旁大片灿烂的向日葵,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以及随风微微泛起波纹的草海,都让人觉得这里似一个遗世独立的梦,但愿长醉不愿醒。

 

8.17【重访走婚桥·送书】

因为前几天我们已经把泸沽湖几乎整个游遍了,因此今天的行程松散而自由。早上九点半骑单车出门,带了一些书,沿途送给路上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不太怕生(也许是因为游客太多),听说我的来意后都腼腆又兴奋地微笑着说“好”。送完了书我们又骑到了走婚桥,纯粹是为这里的美食。

吃饱喝足,察觉到渐至正午,我们于是顶着大太阳返程。下午没有别的安排,头隐隐发热,干脆窝在房间里看书,翻照片,一边持续操心着MUN社的事儿。

一想到明天就要坐七个半小时的车离开这里,心情却是心满意足与好聚好散的。我已经得到了记忆这种最奇妙最宝贵的东西,泸沽湖的一切美丽都装入了里边,复有何求。

 

在泸沽湖的最后一晚上,牵了院子里的小宝贝zi ma去散步。小家伙三岁,活泼极了。一路上又唱又跳,简直没有停歇的时候。更神奇的是,在采了一朵路旁的格桑花后,她居然唱起了rap- -。我于是突然生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暮之感……好了。再说便显得矫情。晚安。

 

【结束】

次日的西昌之旅,我们在邛海边品尝了那里有名的醉虾。虾子很小,身体是透明的,有股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风味。

还是很想念泸沽湖。虽然我们去的夏天不是它最美的季节(秋天的泸沽湖才是美得惊人),但我亦是对旅程充满欢喜,即使心境已经过了冯唐所说的有真正的欢喜的年龄。

 

 

写到这里,又忍不住想起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那段话: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路,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些须琐碎,仅以慰藉。至此搁笔。

 

 

 

 

>>泸沽湖美食

荞麦饼、烧烤、湖鱼,都很有特色,值得一尝。

 

>>泸沽湖路线

可以包车,一般按车大小来算200到300就可以坐车沿着环湖公路把泸沽湖游玩。还可以坐船游湖,比如从洛洼码头出发到洛水村一个人是90,来回费用一样。另外,如果精力好的话就可以租当地的自行车,骑车环湖。总共80多公里。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八月未央,梦落泸沽。可爱的小宝贝zi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