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信息传递
路由器介绍
路由器(Router,又称路径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能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个网络传送至目的地(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路由器就是连接两个以上各别网络的设备,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例如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
路由器工作原理
HostA(主机A)工作内容:
1.将上层的报文封装为IP数据包
2.判断是否位于同一网段,本机的子网掩码和“目标”IP地址进行“与”运算
3.若否,则需进行“路由A”转发
4.发送ARP请求,获取“路由A”的MAC地址,并将该地址封装为目标MAC地址
路由A工作内容:
1.将数据链路层封装去掉,查路由表是否有目标IP网段
2.根据查询到的目标IP网段,则发送给目标网络地址,如果远,则将封装的目标MAC地址改为下一个“路由B”的MAC地址
3.发送给下一个“路由B”
路由B工作内容:
1.去掉数据链路层封装,将目标IP与“路由B”的路由表进行匹配
2.如果查到为直连网段,则通过ARP广播,获得目标HostB的MAC地址
3.发送给HostB
信息补充
路由器:
- 转发路由表中查询目的地址,并在数据包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
- 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证
- 路由表,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具有动态和有效性。
- 具有分层寻址功能。
- 若出错,则发送出错ICMP数据包给源IP地址
- 将较大的数据包分解为适当大小,并通过相同或不同的路径发出去,到达目的地址时,将数据包按顺序包装成原有的报文形式
分层寻址:
IP地址分层:将其与电话号码进行比较
电话:地区吗--前缀--用户号码
IP:网络地址--子网--主机地址
TTL:
Time To Live,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的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
TTL:生存时间,ping的数据包能在网络上存在多少时间。TTL 是由发送主机设置的,以防止数据包不断在IP互联网络上永不终止地循环。转发 IP数据包时,要求路由器至少将 TTL 减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