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型模式之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
- 装饰模式是一种用于替代继承的技术,它通过一种无须定义子类的方式来给对象动态增加职责,使用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取代类之间的继承关系。
- 在装饰模式中引入
装饰类
,在装饰类中既可以调用待装饰类的原有类的方法,还可以增加新的方法,以扩充原有类的功能。 - 定义: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装饰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装饰模式结构
装饰模式UML结构图
- Component(抽象构件):它是具体构件和抽象装饰类的共同父亲,声明了在具体构件中实现的业务方法。它的引入可以使客户端以一致的方式处理未被装饰的对象以及装饰之后的对象,实现客户端的透明操作。
- ConcreteComponent(具体构件):它是抽象构件类的子类,用于定义具体的构件对象,实现了在抽象构件中声明的方法,装饰器可以给它增加额外的职责(方法)
- Decorator(抽象装饰类):它也是抽象构件类的子类,用于给具体构件增加职责,但是具体职责在其子类中实现。它维护一个指向抽象构件对象的引用,通过该引用可以调用装饰之前构件对象的方法,并通过其子类扩展该方法,以达到装饰的目的。
- ConcreteDecorator(具体装饰类):它是抽象装饰类的子类,负责向构件添加新的职责。每一个具体装饰类都定义了一些新的行为,可以调用在抽象装饰类中定义的方法,并可以增加新的方法用以扩充对象的行为。
透明装饰模式和不透明装饰模式
- 透明装饰模式:标准的装饰模式。要求客户端完全针对抽象编程。装饰模式的透明性要求客户端程序不应该将对象声明为具体构件类型或具体装饰类型,而应该
全部声明成抽象构件类型
。 - 半透明装饰模式:有时用户需要单独调用具体装饰类中新增的业务方法,为了能调用到新增方法,不得不用具体的装饰类来定义装饰之后的对象,
而具体构件类型还是可以使用抽象构件类型来定义
,这种装饰模式称为半透明装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