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自曝特斯拉渣产能原因:我错了,过分信任自动化机器人
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为走量而生的特斯拉Model 3,产能到底有渣?
预期产能每月2万辆,结果真正开产的首个季度……1542辆。
最近微微好一点,单周产能稳定到了2000辆,但离上季度财报预期里的5000辆\周,还有不小差距。
Model 3的产能,为何如此渣渣渣?
马斯克终于自己开口了:我错了,过度依赖机器人,而低估了人类。
钢铁侠还在推特上放话,即便现金流堪忧,但特斯拉也没有必要筹集资金,而且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公司就会扭亏为盈。
同时,他也给Model 3的预订车主们交了交底:因为需求实在高于预期,所以车主们还得再等3-6个月。
看起来情况好一些了?
过度依赖机器自动化
特斯拉在Model 3中过度依赖自动化,这事儿之前报道过。
美国投行Bernstein分析师Max Warburton和Toni Sacconaghi在研报中披露:马斯克由于过度使用了自动化技术,导致特斯拉无法如愿尽快扩大产能。
“特斯拉尝试过自动组装。我们认为特斯拉在Model 3生产线上使用的自动化技术过于野心勃勃。很少有人见过,但我们知道:特斯拉在单位产能上的花费达到传统OEM的两倍。”
除了自动化冲压、喷漆和焊接外,特斯拉还试图自动完成最终的组装流程,将各个部件组装到汽车里面。
听起来很美好,就是结果有点事与愿违。
该报告表示,自动化技术成本很高,而且从统计数据上看,与品质呈现负相关性。
如果特斯拉希望自动完成50%的最终组装过程,也只能减少大约5小时的人工。
按每个工人时薪30美元计算,能省150美元。
但是,就算资本和监管允许他们少雇工人,特斯拉还是会需要技术工程师对机器人进行管理、编程和维护,每小时要多花100美元。
实际上,每辆车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净额只有50美元。但要在工厂中部署自动化,所需投入的单位资本开支似乎比常规工厂高出4000美元。如果产品使用7年,就会额外产生每单位550美元的折旧。很难从中看到经济利益。
所以究竟是啥让特斯拉执念这么深?马斯克自己没说。
不过熟悉钢铁侠风格的人可能猜得到,喊出“这个星球不配我死”的马斯克,很希望未来也在火星上生产特斯拉,于是自动化可能是降本增效的最好手段。
然而时机不对,拿Model 3大规模试水,真心冒了个大险。
△ 特斯拉一年股价
再不扭亏或要被收购
Model 3之于特斯拉,不仅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一步,也是公司产品走向千家万户、营收水平大上一个台阶的重要一步。
Model 3发布以来,特斯拉股价就接连暴涨,甚至超过了多家百年车企,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之一。
然而,这一步迈得太大,扯到了公司根本。
由于产能跟不上,量产无法按时交付,现金流开始出现大问题。
最近一个财季,特斯拉净亏损6.75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42亿元。而一年前,特斯拉的亏损只有1.2亿美元。
也就是说,过去一个季度,特斯拉每天要亏人民币4600万元。
更糟糕的是,Model 3的产能迟迟没有改善。加上事故丑闻和Model S召回事件,已经让特斯拉遭到穆迪下调债券评级,特斯拉股价也一路下行,遭遇股债双杀。
3月迄今,特斯拉股价最高跌幅达24.86%,在自2010年IPO上市以来最差表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华尔街不断有研报分析说:特斯拉今年的现金损失预计将在30亿美元至60亿美元区间,另外还将有40亿至6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林林总总下来,特斯拉需求的现金流可能要到100亿美元,而按照当前的烧钱速度,资金将在今年夏末就会耗尽。
此诚危急之春矣!
所以华尔街到硅谷,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一旦特斯拉Model 3量产仍然解决不了,手握大把现金流的苹果就会直接出手收购,或者也有买“车厂”需求的Alphabet.
当然还有一条路,允许特斯拉有更多自主权:增发股票。
但潜在的风险也显而易见,增发筹资,股权必会受到稀释,股价如果继续走低,投资者就可能抛售,股权就会进一步被稀释,如此循环往复,结果可能比被苹果或Alphabet收购还差。
不过现在,马斯克自己出来打强心剂了。
“没有必要筹集资金,第三季度开始,特斯拉就会扭亏为盈。”
钢铁侠同时不忘致意预订车主:需求实在太过旺盛,再等3-6个月,就能让你开上Model 3.
Hope so.
△ 马斯克发话后,特斯拉股价上涨2.13%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完 —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