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故事从2017年说起,那时,我本科毕业。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翻出学院官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然我得回炉重造,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够学院的期望。毕业后能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只有模拟版图了,运气好点也许可以去design service从事数字后端的工作。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寒窗苦读数年,进入某不知名211,毕业后拿着二线城市6000左右的薪资度日,无趣极了,心里不是滋味。后来想想,也是我肤浅了。因为那时参加工作,到现在也算是三年工作经验了。再放到市场上,定能卖个好价钱

四年本科,深刻的不是知识,是个人的成长。大学只负责循规蹈矩地教育和管理你,不负责你以后的旅途。所幸,本科生涯给了系里所有即不能保研又不想工作的同学们一个缓冲的机会——考研(对于这些经过高考的胜利者来说,考研的难度要小得多

至于研究生,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不是学生的苦力,而是项目需求和好的idea。苦力真的不重要,如果你本身没有提供非常好的idea,还是勤勤恳恳些,少些抱怨。毕业论文需要导师Review,校招还得恰自己学历的饭。也许你说这本该就是导师责任,没错,但事实上,你的课题做不出来,论文一团糟,你承受的代价要比导师多了去了。

研究生三年,每个人都会关注三次秋招,师兄师姐的、自己的和师弟师妹的。大致的心理活动可能是:

师兄师姐NB:“我嘞个去,读个研也没干啥,待遇就直接triple啦?”

秋招这只纸老虎:“虽然没有师兄师姐那么优秀,面试挺辛苦的。好在最后大厂全给我们捞走了”

要是晚一年秋招就好了:“师弟,哦不,大佬”

仅一年,风云变幻。

回想起研究生三年,最大的价值有二:

1、认识了另一半和相处过的小伙伴们

2、职业上多了学历的硬Title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三:

1、 中兴事件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2、 海思备胎转正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3、台积电芯片制造断供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再说说公众号吧,大概是18年10月建立的,现在粉丝过万了。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1、 写过校招笔试系列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2、 录过工具教程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3、 建过交流群(号主不继续拉人了)

数字芯片实验室:时间、经历、心态

当然,还有一堆原创或非原创的技术性或闲聊性的文章

最后总结下过去三年的体会:(当然本人是不能做到的)

1、 自学硬啃,放弃有人带的幻想

2、 真正思考过再问,舔着问

3、 技术水平第一位,但也要包装

4、 不要让工作暗淡你的生活(女朋友比什么都重要

5、 也许你会慢别人半拍,但保持乐观,结果坏不到哪去

6、 对于工程师,孤傲等于自残

7、 聪明的小伙,总能在关键时刻认真起来

8、 对导师无需唯唯诺诺,敢做敢言

9、 想推动别人和你合作,你要做的更多才行

10、单向的交流,是没有价值的交流

11、发现别人的优点

12、主动诉求,推动事情进展,抛去中学生被动交作业的思维

13、想法比实现重要。

14、持续输出,没有功劳簿

最后是本文的重点,也就是原号主断更了,去它处谋些生路数字芯片实验室留给学弟兼师弟大佬(芯芯HU)造作,N多年后还留存些粉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