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领英用户千倍增长背后的科学及技术
有一家公司,
在很短的时间把全球用户做到5亿
它背后有什么方法论和产品哲学?
背后又有哪些技术来支撑?
中国职场和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上周,****记者在领英媒体沟通会上与领英增长与国际业务全球副总裁Aatif Awan及其团队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沟通。
领英增长与国际业务全球副总裁Aatif Awan
5.3亿与3600万
今年9月,LinkedIn(领英)宣布全球用户数量已达5.3亿,在13年中实现了用户数量1000倍的增长。其中,领英中国用户数突破3600万,在入华后的三年间实现了8倍激增。目前领英在全球的主要增长都是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市场,全球新增用户15%来自中国,也就是说,每6个新注册的领英用户,就有1个是来自于中国,中国已经成为领英全球重要的战略市场。近日,领英增长与国际业务全球副总裁Aatif Awan在GrowingIO 2017增长大会上分享了领英快速实现5.3亿用户增长背后的逻辑和策略。
用户增长背后的科学
人民对拥护增长的认知往往都来自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这个概念,很多明星公司的爆发式增长也一度成为了坊间神话, Aatif Awan认为,这并不是正确的逻辑,做增长的人需要专注于核心原理和方法。
以领英的用户增长为例,在创立早期,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和他早期组织的创业团队花了很多精力去想清楚这个产品的商业模式,尤其是用户增长和变现之间的关系。现在来看,领英的增长曲线可以划分为4个显著的阶段,从最初的产品与市场匹配时期,渠道扩张和国际化时期,并购扩张和国际化时期到现在与微软合作的新时期,领英每个阶段的增长指标都不一样。正是因为摆正了增长的心态,正确定位了不同阶段的目标,13年后领英才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和扩张态势。
领英背后的技术及规划
领英中国技术负责人高磊表示,领英做AI驱动的产品有十多年了,产品做了很多的功能,比如:为用户推荐熟悉的人或是想找的工作,这样的功能都是通过后台对领英会员本身自己的经历和联系人,在后台进行计算以后推荐的。就找工作来说,领英把数据和工作做匹配,然后根据每个会员的具体数据再进行推送。领英通过大数据技术来驱动其推送的精准性。在基础架构方面,领英在开源社区的数据采集、存储、Hadoop、深度计算等方面都有很多的贡献。
在未来技术规划方面,领英计划深度打造AI技术,并成立深度研究的团队。领英会有一些跟AI相关的产品团队使用这些技术,团队可以试用AI技术直接做产品开发,整个工程师团队将可以非常容易地把AI功能集成到产品里面。
新一轮大规模增长:联合微软
自2016年领英成为微软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起,领英始终在寻找和微软之间的协作机会,通过技术与产品的深度整合,为领英用户打造新的产品体验,同时也为微软的数十亿用户提供更多价值,从而实现领英业务和用户数量的新一轮大规模增长。
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都有超过10亿以上的用户数量。目前领英已经向Microsoft Office 365的部分用户整合了其领英账号的社交信息,用户在使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和日历时就能看到所有相关人员的领英个人档案。这一全新的产品体验受到了用户积极正面的反馈,不久后会向更多用户开放。
Aatif Awan表示,自己特别期待能将领英的产品和微软Word软件整合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提升用户创建个人简历的效率和精准程度。现在大部分职场人士都会使用Word创建简历,而领英深耕职场社交多年,对全球5.3亿职场人士和1800万企业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为全球提供了1100万个工作机会。他希望职场人士可以在创建简历的时候通过领英了解企业招聘最看重的是哪些技能,以及如何将自己最优的技能、最好的一面通过简历呈现出来。
中国职场和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Aatif Awan表示,在中国,人员招聘的速度快,几天就能招到新人,找工作、跳槽特别容易;而在其他国家市场上,招聘花的时间更长一些。“把我们的产品集成到微信中,这样招聘人员和潜在的候选人和应聘人员之间可以直接的、更快地进行对话和沟通。”
除此之外,在中国,大家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用社交软件,所以,领英在中国是跟支付宝、阿里巴巴和腾讯微信、京东,最近又跟华为建立起了很强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华为Mate 10发布会上,华为宣布了其与领英开展的最新合作。这是一次操作系统层面的集成,用户只需关联上领英账号,其在领英上所有联系人的信息便自动匹配并嵌入到华为手机本地通讯录中,来电、短信、邮箱等一系列操作系统原生应用都可以用领英联系人的职业信息丰富充实。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方式上有自身的特色,领英也在不断探索在中国进行产品开发的方式和过程。
“领英的愿景是为全球30亿劳动力中的每一位创造经济机会,进而创建世界首个经济图谱。我们希望更好地帮助中国用户连接全球职业机会,帮助中国政府机构和企业打造国际品牌,吸引国际化人才。”Aatif Awa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