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本文为【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系列之VOL.3

 程序员职业规划之如何避免雷区

作者:胡嵩

在我们的《程序员月入百万指南系列(一)》里, 嵩哥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 “车厘子???? 还是 西红柿???? ?”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我们日常工作的全部努力, 其实都是在选择成为车厘子还是西红柿这个大选择的前提下面打转, 再优秀的西红柿也只能卖西红柿的价,愿意花高价买车厘子的人连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可是实际招聘中我往往能看到各种神奇的组合,比如:

草莓味的西红柿:我懂前端开发,做过中型网站和小程序,熟悉vue react , 我还懂算法,现在正在进修人工智能课程,自己捣鼓一些小应用。

香蕉橘子苹果大拼盘:我做过数据统计分析,干过图像识别, 干过NLP, 还懂一点go语言开发。

酱油青芒果:一年多java研发经验, 后来leader走了,赶鸭子上架做管理,最近三年一直在带项目, 现在管十来个人。编码不如一线,架构也做不了。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what?

在嵩哥看来,这都是缺少职业规划、 乱点技能点, 或被动接受业务需求、随波逐流的结果。 

在中国,除了少数几个大厂,大部分的公司对程序员都缺少系统的成长路径,拿钱干活, 踏实听话,能实现需求就是对程序员的全部要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长出各种奇形怪状的果子就不足为奇了。

嵩哥的职业引路人, 一个顶级的战略大师曾经说过: “要做出好的选择,必须跳出当前局面,站在更高的层次俯瞰,并穷尽所有可能。

这句话让我受益良多,希望各位小伙伴也能记住。 所以我花费了一顿饭的功夫做了两个图,大家收好。第一张图是: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技术成长路径图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这张图基本列举了当前大部分程序员可能的技术成长路径, 基本原则是:相邻近的成长节点是通畅的,离的越远,转换成本越高

比较特殊的是算法这个大类下面, 数据挖掘、 NLP、 图像, 基本上是三个独立的方向, 因为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和业务问题的类型强相关, 在某一个特定业务领域下积累的经验,并不能直接给到其他领域帮助, 只有走到高阶一览众山小,才可能达到一通百通。所以我特意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算法这块并未穷尽所有可能,比如算法+平台的全栈, 未来有时间补上)

回过来看看前面的雷区:

从前端到算法属于距离太远的技术领域, 同时点这两类技能点几乎没有任何岗位需要, 结果是成为草莓味的西红柿

在同一个或相邻近的技术方向,同一个技术层级下狂点技能点:java+php+go+数据分析+....  结果就是一直在初级打转, 成为“香蕉橘子苹果大拼盘”。

那么第二张图就是: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从技术到管理的成长路径图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画完这图一看, 嵩哥发现竟然里面大部分的的节点都走过...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其实是嵩哥少不经事时,曾在技术管理两边摇摆, 走了点弯路啦

不少大厂都有技术管理双轨道的说法, 小一点的厂则经常将高阶的技术管理合二为一, 基本都是在左半边的两个上升路径上。

其实右半边的空间要更广阔一些, 从技术入门管理,走到高级经理或总监之后, 其实可以向业务方向扩展, 毕竟大厂的高阶岗位争来争去就那么些, 而技术出身、懂业务的管理者, 则空间大大的有。

前面提到的一个雷区跟技术走管理路线的转型点相关, 基本上大厂的要求是技术不达到高级的要求(百度T5 阿里P6),是不让转管理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一线的技术管理者仍然需要做大量的技术决策, 技术没有到达到高级水平则很难胜任。 过早的从技术转管理, 成为只会做任务拆解和做汇报的传声筒, 对长期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这就是酱油青芒果

另一个不算雷区,比较隐形的问题,是走上管理岗位后, 仍然过分执着于技术,因为大部分管理者都是从技术骨干里面提升起来的, 做一线时天然就是技术权威, 也非常方便管理, 但这样子有很大的弊端, 我们在后续讲技术人员的管理晋升之路时再细说分解。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技术还是管理?

很多入行3到5年的小伙伴会纠结在这一点上,走技术路线,担心自己做不到高阶, 走管理路线,又担心丢了技术的饭碗。

其实, 技术和管理,选择并没有对错, 只有最适合自己。

技术是费脑, 管理是劳心。

嵩哥当年写程序做系统设计也是一把好手, 特别能理解沉浸在解决问题时那种心流状态,好多次一抬头发现人都走光了, 再一抬头发现天都亮了。 而且做技术的成就感特别直接, 搞定一个性能问题, 上线一个大型系统, 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见的成果。

而刚做管理时, 需要考虑的事情一下子繁杂了很多:

对上,需要理解上层业务目标,设定沟通团队计划,各种资源需求;

对下, 需要操心每个人的工作状态, 活安排的是否合适, 每周的产出如何;平级,需要协调各种进度, 接收需求和反馈。

还需要琢磨人, 琢磨每个团队成员的成长诉求, 给他提供的空间是否足够, 他的工作动力是什么,如何激励;琢磨需求部门和资源部门的人需要什么, 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怎么沟通;这些还是阳光的一面, 如果是在风气不好环境下, 那还有阴暗的一面, 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吓坏小朋友们。

程序员年入百万指南(三)

管理和技术岗的另外一个不同, 就是你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团队的成就, 你是团队的助燃器和放大器, 并没有什么实际产出能直接归功于你,这也是很多初做管理的技术朋友感到失落的原因之一。

但是做管理是技术人员最终成为业务负责人的必经之路

所以这完全取决于小伙伴自身的偏好, 如果你觉得自己特别爱好技术, 并且有走到架构师以上的技术潜力, 那么大胆的追求技术晋阶吧;如果你的情商比较高、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强, 或者未来有独立管一摊事甚至创业的想法, 那么走管理路线是不二选择。

最后还要补充一下, 并不是走技术路线就不需要沟通、协调这些软技能, 这其实也是很多走技术路线小伙伴的误区, 这个我们在架构师的成长之路中再跟大家细说。

选对了适合自己的路径,每个人都机会获得成功。

祝福每一个小伙伴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一起踏上财务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