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精华复习笔记|软件工程知识与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有被开发或被修改的软件展示的特性。基本特性是可验证性。其目的如下: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软件的边界,以及软件如何与外界交互;详细描述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
模型是软件需求分析的关键,包括概念模型和实体模型。可以开发的模型包括数据和控制流、状态模型、事件追踪、用户交互、对象模型、数据模型等。
需求分析常用工具:数据流图、ER 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等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包括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架构视图定义软件的内部结构,包括逻辑视图(满足功能需求)、过程视图(并发问题)、组件视图(实现问题)、部署视图(分布问题)。模式提供了架构设计的某些方法,包括设计模式(微观)和架构模式(宏观)。
测试是为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
测试的目的:发现错误、验证功能和质量特性,为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软件维护包括:更正性、适应性、完善性(50%)、预防性。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和理论,刚开始指代码复用,后来扩大到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决策、架构、需求、设计、代码和文档等一切有关方面。按抽象程度高低,可以分为代码级复用、设计的复用、分析的复用和测试信息的复用。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质量是软件特性的综合,即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质量就是遵从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
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是有益于项目管理、开发和维护果冻。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的过安利和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
软件开发环境
需求:建模工具和跟踪工具
设计:创建和检查软件色合计
构造:编辑器、编译器、代码生成器、解释器、调试器
测试:测试生成器、测试执行框架、测试评价工具、测试管理工具、性能分析工具
维护:理解(可视化)、再造(重构)、
配置管理:追踪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发布工具
软件工程管理:项目计划与追踪、风险管理、度量工具
软件工程过程工具:建模工具、管理工具、软件开发环境
软件质量工具:检查工具、分析工具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工程管理集成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包括: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和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
软件质量特性
效、功、靠、易、维、植
软考备考必备资料(高级),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