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隔离继电器驱动模块设计以及单片机的使用
简介
选型
继电器:SRD-05VDC-SL-C
MCU: ESP 12F
光耦:BL817B,据大佬说,一般用PC817比较多。下次可以用这个试试
三极管:S8050
续流二极管: PMLL4148L,115
悲催的进程
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三极管导通之后,1、4之间的线圈就会有电流流过、由于电磁感应,继电器触点吸合,端子由2-3通变为2-1导通。
二极管是防止在吸合到不吸合的瞬间由于xx原理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冲击三极管造成损坏,这货叫做续流二级管(也叫飞轮二极管),具体的可以上B站搜。
但是某宝上卖的都是光耦隔离的电路,于是我就产下了第一代的想法。
V1
从初代身上,学会了分辨超小LED的正负极,刚开始一直无法触发 -.-后面用风枪吹下来冲焊。。。。电烙铁一直拆不下来,加热台还在路上。。。
学会了功耗计算的能力,因为三极管不一会儿就过热烫手了。。。。
V2
这里增加了两个电阻限流以及将LED移位到了另一个电路中单独显示
R8
R8的作用是防止光耦输入电流超过50mA,一般算下来保证10~20个mA即可,当然还需要考虑IO的负载能力
上图说的是光耦输入最大电流50mA、输出集电极最大电流50mA
上图说的是光耦的正常状态的参数,正常情况下输入电流为20mA
这里MCU采用的ESP 12F,高电平约为3.3V,20mA的匹配电阻约为165欧姆,减去光耦的输入电阻,所以R8约为100欧
R9
说实话这里我没看懂这些手册的电阻啥的。。。我就和R8一样接了个100欧,测试一切正常,无发热
二代没有正式的打板验证,就是一代飞线测试的结果,二代板子以及在路上了
经过下午的测试,在R8、R9均为100欧的境况下,3.3V无法稳定触发。。。
V2.1
有待研究
参考
- https://oshwhub.com/Kearney/ji-yuesp12f-di-zhi-neng-ji-dian-qi-cha-zuo-717182a
- https://blog.****.net/qq_37603131/article/details/10632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