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anvt f2+连接后台数据
前言:
新学的微信小程序,所有的都是现学现用的,本身对小程序和f2的使用不是很懂,所以一路做下来磕磕绊绊的。总算是从最初的构建到连接后台数据成功展示了。在这期间百度了一下f2的例子,发现不怎么多,想想怕以后遗忘,我还是做下笔记吧。
1、百度看见很多人都npm安装,但是我自己尝试了一下,发现安装不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就下载了相关的组件包。
这个是在GitHub里面下载下来的,相关链接,我们没有保存,你们可以百度找找看。
下载组件包后面就是开始用了,首先现在json里面引进这个组件包
wxml:
<view class="echartsBox">
<ff-canvas id="column-dom" canvas-id="column" opts="{{ opts }}"></ff-canvas>
</view>
wxss:这个一定要给放置canvas的view设置宽高,不然会报错的
js文件:
initChart(canvas, width, height) { // 使用 F2 绘制图表
// F2 对数据源格式的要求,仅仅是 JSON 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是一个标准 JSON 对象。
const data = this.data.echartData
console.log(data, 'data')
// 创建chart对象
chart = new F2.Chart({
el: canvas,
width,
height,
pixelRatio: wx.devicePixelRatio
});
// 载入数据源
chart.source(data, {
// 30天,label展示部分,其余隐藏,但是tooltip可查看的到
name: {
range: [0, 1],
type: 'timeCat',
mask: 'MM-DD'
},
value: {
tickCount: 5
}
});
// 竖着展示x轴的坐标
// chart.axis('name', {
// tickLine: {
// length: 4,
// stroke: '#e8e8e8',
// lineWidth: 1
// },
// label: {
// textAlign: 'start',
// textBaseline: 'middle',
// rotate: Math.PI / 2
// }
// });
// 图例
chart.legend({
custom: true,
position: 'top',
items: [{
name: '隐患数据统计',
marker: 'square',
fill: 'red'
}]
});
// 图表的提示信息
chart.tooltip({
showItemMarker: false,
onShow(ev) {
const {
items
} = ev;
items[0].name = null;
items[0].name = items[0].title;
items[0].value = '使用量 ' + items[0].value;
}
});
// 创建图形语法,绘制柱状图
chart.line().position('name*value'); //折线图
// chart.interval().position('year*sales'); //柱状图
// 创建实例
chart.render();
return chart;
}
最后:要记得初始化的时候就要调用这两个函数了,不然进来没有数据哦
附赠效果图:
结论:感觉可以优化的地方好多,还是得继续学习,希望这个笔记可以帮助到别人。哈哈哈,给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