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工具:Zookeeper的安装宝典!
之前介绍了Hbase本地单节点模式的安装,该模式资源占用少适合学习使用。但是在生产环境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普遍采用集群模式来运用Hbase。在集群模式下Hbase的数据存储在HDFS文件系统而非本地文件系统,还需配以zookeeper集群来提供协调一致性服务。我们先来安装zookeeper然后再配置Hbase使其可以以集群模式运行。
1、安装zookeeper
解压zookeeper-3.4.11.tar.gz
更改文件目录名zookeeper-3.4.11为zookeeper34
更改系统环境变量
打开.bashrc文件
在文件尾添加如下内容
更改zookeeper的配置文件内容
复制配置样例文件为正式(程序认可的)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内容
关键参数解读:
tickTime
时长单位为毫秒,为zk使用的基本时间度量单位。例如,1 * tickTime是客户端与zk服务端的心跳时间,
2 * tickTime是客户端会话的超时时间。
tickTime的默认值为2000毫秒,更低的tickTime值可以更快地发现超时问题,但也会导致更高的网络流量(心跳消息)和更高的CPU使用率(会话的跟踪处理)。
clientPort
zk服务进程监听的TCP端口,默认情况下,服务端会监听2181端口。
dataDir
用于配置存储快照文件的目录。如果没有配置dataLogDir,那么事务日志也会存储在此目录。默认配置为临时文件。
在运行单机模式进行测试时,使用默认配置既可
修改dataDir指向,此文件用于放置本机标识文本
然后在配置文件最低端增加各节点服务标识
其中,server.x为服务机器标识,即x代表不同机器或节点,2888和3888为端口号。
创建指向文件夹及标识文件
然后添加本机标识符号
由于当前节点为master节点,因此在打开的文本框中输入0,用来标识本机服务
复制到其他节点
scp –r ./zookeeper34 [email protected]:~/
scp –r ./zookeeper34 [email protected]:~/
scp –r ./temp [email protected]:~/
scp –r ./temp [email protected]:~/
最后再修改一下其他节点myid slave1 改为 1,slave2改为2。
到这里zookeeper就安装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