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网络应用: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
3.计算机网络重要功能:
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
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
4.网络、互联网、因特网关系:
整个因特网使用的就是TCP/IP协议 通信;
5.因特网发展阶段:
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83 TCP/IP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连接多个地区网,地区网连接当地的学习公司等等)
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电信、联通即使ISP) 分配地址
6.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例如: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给服务器
(2)对等(Peer-to-Peer;P2P)方式
7.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适合于数据量很大的实时性传输:核心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就是采用分组交换;图解下
8.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非性能指标: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可升级性、管理与维护
9.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概念: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RM------------互联网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TCP/IP Suite------因特网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Network Protocols----数据交换遵守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OSI: 7层模型 从高到低
应用层------能够产生网络流量能够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加密 压缩 开发人员考虑的问题
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 利用会话层查木马 netstat -nb
(病毒是破坏系统,木马是盗窃信息,远程控制)
传输层-----可靠传输(建立会话) 不可靠传输(不建立会话) 流量控制
网络层-----IP地址编址 选择最佳路径
数据链路层----输入如何封装 添加物理层地址 MAC
物理层-----电压 接口标准
网络排错:从底层往高层排查;
网络安全和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安全、数据链路层安全 ADSL AP密码、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 SQL注入漏洞 上传漏洞
TCP/IP四层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访问层
10.开放系统信息交换涉及概念:
实体:交换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
服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层的功能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
五层协议对应的数据单元:
主机1向主机2发送数据:
到达目的地,去除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