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I/O模型比较

来源于《unix网络编程》中的一张图,比较直观:
5种I/O模型比较
前4中I/O模型都是同步I/O模型,因为其中真正的I/O操作都将阻塞进程。
我们用的最多的是第一种:阻塞式I/O;逐渐引起重视的是第三种:I/O复用。
但从这张图上看,I/O复用并没有什么优势,事实上由于使用select需要两个系统调用(图上可以看出它需要经过两个过程才能完成I/O读写),I/O复用还稍显劣势。不过使用select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等待多个描述符就绪----应用到服务器程序中或用我们常听到的话来说,使用select使我们能够使用一个线程来等待多个请求,从而达到“复用线程”的目的,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注:非阻塞I/O和I/O复用真正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要理解阻塞的概念,阻塞在哪里:1、服务器等待数据从网络中到达;2、操作系统将数据从内核复制到应用进程缓冲区。我们通常说的阻塞,其实是第二步,经过第二步操作,数据才真正到达我们自己的应用程序。
非阻塞I/O:应用程序不断的调用一个函数(操作系统提供的I/O函数,recvfrom,可以设置是阻塞在那里,还是立即返回)去轮询数据状态,也即上述第二步的数据是否准备好了,每次函数式立即返回,所以是非阻塞。

I/O复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用户进程连接建立后(这属于传输层的事情,而用户进程是从应用层算起),用户进程通过调用select函数监听数据状态,一旦数据准备好,立即调用recvfrom函数去接受数据。其中select监听过程是阻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