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四:路由协议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2.掌握RIP协议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3.掌握OSPF协议的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1) 配置一个互联网络,可如下图所示:(或自行设置,包括至少3个路由器,四台主机),要求主机在不同网络,且至少通过三个路由器才能到达。对主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要求路由器使用静态路由。
(2) 具体的配置命令可参考-计算机网络实验教材-实验三 路由器配置
2.掌握RIP协议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1)学习:B站视频学习Cisco Packet Tracer中RIP协议的配置(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t411f7hJ?p=1&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ource=QQ&share_tag=s_i×tamp=1590372077&unique_k=bafbNB)
(2)配置一个互联网络,按照图2的配置进行设置
(3)通过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连通性,并捕捉对应ICMP数据报加以分析。
3.掌握OSPF协议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1)学习:视频学习Cisco Packet Tracer中OSPF协议的配置
(2)按照图2配置一个网络
(3)通过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连通性,并捕捉对应ICMP数据报加以分析。
三、实验内容
1.掌握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1) 配置一个互联网络
测试连通性
PC0到PC2
PC2到PC0
2.掌握RIP协议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1)学习:视频学习Cisco Packet Tracer中RIP协议的配置
(2)配置一个互联网络
(3)通过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连通性,并捕捉对应ICMP数据报加以分析。
PC0 ping PC2
PC0 tracert PC2
可以看出,ICMP数据报经过路由器0和路由器2。
ICMP数据报(PC0到路由器0)
ICMP数据报(路由器2到PC2)
3.掌握OSPF协议特点和其配置方式;
(1)学习:视频学习Cisco Packet Tracer中OSPF协议的配置
(2)配置一个网络
启动ospf协议
路由器0
路由器1
路由器2
(4)通过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连通性,并捕捉对应ICMP数据报加以分析。
PC0 ping PC2
PC0 tracert PC2
ICMP数据报经过路由器0,路由器1和路由器2
从PC0到路由器0
从路由器0到路由器1
从路由器1到路由器2
从路由器2到PC2
四、思考题
(1)如果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的目的网络不在路由表中,会如何处理?
所有数据包都会使用默认路由。这条路由一般会连去另一个路由器,而这个路由器也同样处理数据包。
(2)RIP协议中,路由器的初始路由表是怎样的?其又是怎样进行更新的?
初始路由表中包括路由器的直连网络和接口的IP地址等信息。
通过给各个路由器的各接口启动RIP协议,各路由器相互周期性地发送RIP的更新报文,路由表中会更新新获得的到达各个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
(3)上述实验2和3,拓扑结构相同的情况下,路由器采用不同路由算法时,数据转发选择的路径是否相同,说明原因。
不相同。RIP协议中数据走经过路由器最少的线路,而OSPF协议基于链路状态,及经过线路的代价,通常用固定带宽除以线路带宽表示,而RIP协议走的链路带宽非常低,相应的代价也很大,因此两种算法不会走相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