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一)
局域网: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两台主机可以直接通信)
局域网中发送数据需要进行数据检测,及采取手段避免碰撞;(局域网也称为碰撞域)
公网:中大型对外服务器
任何一个在局域网上的主机(正常)可以访问公网上的任意一台主机;
路由器:一个路由器至少连接两个局域网;
协议: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规范性描述,它控制网络中设备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换
网卡: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有数据向CPU法中断时,操作系统也可以接受到该信号。
中断:指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情况需主机干预时,机器能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转入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被暂停的程序继续运行。
中断上半部:数据加载到内存;
中断下半部:数据处理,即解包分运。(网络分层)
分层的好处:
-
降低协议工作的复杂程度,各层工作独立,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
灵活性好,任何一层改变不影响其他层
-
减少了实现的复杂度,每层的实现技术可以不同
-
易于维护,每层可进行单独调试
-
便于标准化
OSI七层模型:(物链网传会表用)
TCP/IP分层模型:(链网传用)
分装:数据包自顶向下添加报文和报头;
解包:数据包自底向上的交付过程(解包时必须明确报头及有效载荷的边界);
分运:每一层都有明确将有效载荷交给固定对象;
吞吐量(传输时间T=信息总量S/信息带宽BW--->传输时间T=信息总量S/吞吐量P)
-
实际的、可测的的带宽
-
受网络设备和性能、用户数量、用网时间、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拓扑、服务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