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学习笔记1


一、论文

1、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d Switching between Millimeter Wave and Terahertz Small Cells

2、三星5G毫米波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IxNjY1OA%3D%3D&chksm=8827339dbf50ba8b022ae07603a53160e622f6e318128df53842bfc20e909512de411a2fbc87&idx=1&mid=2650674848&sn=a8ca4d7262f622a35cda8b3ed0b6e69a


二、有用的网站说明文

1、http://www.eeworld.com.cn/wltx/article_2017052315139.html

2、http://j.jxnews.com.cn/p/20171009/290905.html

3、http://lrme.njupt.edu.cn/7037/list.htm

4、http://www.txrjy.com/thread-876796-1-1.html

5、http://www.iot-online.com/jishuwenku/2017/0904/75805.html


二、现场测试

1、http://www.huawei.com/cn/news/2017/12/NTT-DOCOMO-5G-mmWave-Trial


三、启发性或有用信息语录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8a1dd0102w296.html

在高频率范围内的频段(如28 GHz),即为毫米波。它不但能带来足以支持数千兆比特每秒(Gbps)数据传输速率的带宽,还可提供利用极密的空间复用度以增加容量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并非是新出现的——毫米波频率目前已经被运用在了一些应用程序中,比如通过在60GHz频谱运行的802.11ad WiFi进行室内高分辨率视频传输。然而从传统上看,由于传输损耗较高,且易受建筑、人、植物,甚至是雨滴的阻碍影响,这些更高频率范围对室内/外移动宽带应用来说还不够稳定强大。覆盖率不足,缺乏移动性支持(尤其是在非视距环境下),这些问题使毫米波在移动宽带上的应用一直不太可行。但这种情况即将得到改变…

顾名思义,在毫米波运行的较高频率上,小波长使大量天线阵元能在相对较小的形状因子中运行。而我们可以利用毫米波的这种特性,形成狭窄的定向波束,发送和接收更多能量,从而克服传播/路径损耗的问题。这些窄波束也可用于空间复用。这是将毫米波用于移动宽带服务的关键要素之一。此外,在视距路径受阻时,非视距(NLOS)路径(如附近建筑的反射)能有大量能量以提供替代路径。

然而,使毫米波“移动化”的挑战还不止如此。想要通过毫米波获得良好的移动宽带用户体验,需要不断的智能波束搜索和跟踪算法,来发现并切换到主导波束路径上。该路径会根据环境、移动性以及其他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一个在不同波束路径之间以及不同毫米波小型基站之间都能灵活切换的5G设计。因此,尽管毫米波带来的峰值速率看上去非常炫酷,真正的挑战还是在于提供一种强大的毫米波设计,使它能够进行室内/外移动部署。这让我回想起Qualcomm Research上周早些时候在圣迭戈进行的28GHz现场演示。

切换学习笔记12015年11月17日Qualcomm Research进行的28 GHz系统现场展示

Qualcomm Research的工程师们展示了以28GHz频段运行的TDD同步系统。虽然系统的设计足以承载多个设备,但此次演示仅包括一个高频毫米波基站和一台设备(或UE)

Qualcomm Research团队构建的毫米波基站天线设计原型拥有128个天线阵元,16个可控射频信道,而设备则包含了4个可选子阵列,每个子阵列拥有4个可控射频信道。

商业基站可根据大小、覆盖面积等因素拥有更多的天线阵元。设备中的多子阵列形成一条动态定向波束,确保了用户的使用情况(比如,用户的手放在设备的位置,或设备相对基站的位置)不会过于影响设备性能。

现场演示展示了智能波束形成和波束跟踪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即便设备被移动、射频信道条件发生变化,也能够得到相对稳定的信噪比(SNR)。演示图形用户界面(GUI)清楚展示了系统随着环境改变在波束类型(上行和下行)之间的切换。

工程师透露,在其他测量中,系统测量的视距(LOS)覆盖约为350米,而在曼哈顿进行的户外密集型城市的模拟测量,得到的结果是约150米的非视距(NLOS)覆盖。

当然,我们所期望的,移动宽带服务带来的无处不在的覆盖和无缝的移动体验,仍将基于6GHz以下的频段。未来我们使用5G和毫米波技术,可以提高用户吞吐量和增加网络容量。为此,我们设计了5G的统一空口,以提供毫米波和5G sub-6 GHz低频之间的紧密耦合,并提供4G LTE接入多连通,从而进一步增强毫米波设计的可靠性。

现场演示是毫米波“移动化”迈出的一大步,当然,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Qualcomm正与业界紧密合作,通过3GPP标准组织规范5G技术,其中包括正在进行的毫米波信道建模工作。我们期待在2016年2月的世界移动大会(MWC)上展示有关毫米波系统的更多细节

2、什么叫毫米波?严格的讲,毫米波频率为30GHz至300GHz,对应波长分别为10mm到1mm。在移动通信领域,通常把24GHz-100GHz称为5G毫米波。


3、CNET报导,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主席Tom Wheeler 6月20日宣布,7月将会就释出无线频谱供5G通信应用进行投票表决。5G速度可望较现有4G网路快上10-100倍,目前虽尚未制定标准,但预料未来将可带动无人驾驶车、远端手术(通过机器人进行)等新兴应用。


4、这包括系统内(毫米波对毫米波)和系统间(毫米波LTE)切换……这些为数庞大的闲置或低度应用频谱大约较LTE总量多出5-10倍。


5、毫米波蜂窝网络的构架区别于传统蜂窝网,需要研究异构毫米波蜂窝网的网络方案,以及快速小区切换与路径切换的关键技术,来提高毫米波蜂窝网的可靠覆盖范围;研究定向中继和动态双工技术,提高毫米波蜂窝网的鲁棒性;研究由于依赖高度定向的传播而带来的毫米波系统的同步问题与信道跟踪问题。研究基于时分双工的频分多址技术;研究由于高频信号多普勒扩展较大扩展带来的信号追踪问题。


6、据称,Google正在测试位于28GHz频段的毫米波,由于毫米波频段高传输距离短,该频段毫米波传输距离仅为4G信号的十分之一。


7、一个火柴盒大小的64天线单元阵列可以以“终端用户为中心”,为终端用户“定制”信号。它通过变换每一天线的信号相位,形成一束可以快速切换方向的约10度宽的波束,它就像一个可以灵活调节方向的探照灯,基站和终端天线会不断的检测波束,搜索最强的波束来连接,基站和终端共同寻找最佳的波束。


四、名词解释

1、射频信道

切换学习笔记1


五、一些公司网站

1、https://www.qualcomm.com/invention/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