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中的内排序详解
数据结构中的内排序详解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慕课网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WHU-1001539003?tid=1002049010#/learn/content)
一、插入排序
基本原理:
(1)直接插入排序
一趟排序时,无序区中的R[i]插入有序区之后:
1、先和R[i-1]比较关键字大小,如果R[i]>R[i-1]就是正序的,不需要做 后面的比较了;如果R[i]<R[i-1],则是反序,进行下一步。
2、设tmp=R[i],j=i-1。
3、R【j】(即R[i-1])与tmp比较大小,R[j]<tmp,则R[j+1]=R[j],
j=j-1。如此循环,直到R[j]>=tmp。
对应的算法如下:
(2)折半插入排序
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找到插入的位置,就是折半插入排序。
(3)希尔排序
二、交换排序
(1)冒泡排序
举例:A B C D E
从最后一个往前冒泡,E和D比较,小的数据放在D里,D和C比较,小的放在C里,一直到A,此时A里的数据是最小的了。所以下一次从后往前的循环就不再和A比较了。算法如下:
–
其中的exchange是为了防止一个问题的发生——当第一轮冒泡就完成排序的话,程序不知道还是会继续运行。
(2)快速排序
举例:3 1 5 4 2
1:i,j分别指向头尾元素,找第一个关键字作为基准,单独拎出去
2:从后往前找,小于基准的数放到最前面
3:找到小于基准的值后,从前找大于基准的值放到最后
4:重复23步,直到i和j位置重合,然后将基准值放在i或者j处
5:将基准前后的两个数组,分别进行递归,继续排列。
算法:
三、选择排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