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数据结构》从零开始 —— 绪论
- 本文是博主初学数据结构的笔记,自学的书为《大话数据结构》,可能会有所疏漏,后面的算法会先使用 C 写一遍,然后再提供一份自己写的 C++ 版本
绪论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基本概念 术语
数据
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数据项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
不同数据元素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特定关系,称为结构
逻辑结构 与 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
指数据对象与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 | 特点 |
---|---|
集合结构 | 平等,无特殊关系 |
线性结构 | 一对一 |
树形结构 | 一对多 |
图形结构 | 多对多 |
物理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
顺序存储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数据间逻辑关系与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
链式存储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可连续可不连续
逻辑结构是面向问题的,物理结构是面向计算机的,其基本目标就是将数据以及逻辑关系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
抽象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
原子类型:是不可再分解的基本类型,包括整形、实型、字符型等
-
结构类型:由若干个类型组合而成,是可以再分解的,例如数组
抽象是值抽取出事物具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抽象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
“抽象”的意义在于数据类型的数学抽象特性
-
抽象数据类型体现了程序设计中问题分解,抽象和信息隐藏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