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十一)~分页内存管理+页表结构+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扩容技术

8.3 分页内存管理

1、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动力是()。A
A.提高内存利用率
B.提高系统吞吐量
C.满足用户的需要
D.更好的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2、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当CPU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要查页表。这一工作是由( )实现的。C
A.操作系统
B.存储管理的查表程序
C.硬件
D.存储管理进程

3、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块内位移量等于页内位移量是因为()。C
A.页和块的大小都是2的整数次方
B.一页是装入内存的连续空间内的
C.页和块的大小相等
D.页和块的大小不等

4、分页内存管理方案允许进程中每个页内的物理地址不连续。×

解释:外碎片才允许物理地址非连续,而外碎片则是页与页之间产生;内碎片才是页内产生。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十一)~分页内存管理+页表结构+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扩容技术

5、物理内存分成大小固定的页。×

解释:物理内存是分为帧,逻辑地址分为页。

8.4 页表结构

1、一个系统的页面大小为1KB,每个页表项4个字节,则采用单级页表时一个进程最大为()。B
A.4MB
B.256KB
C.1MB
D.512MB

解释:页面一共为1KB,一共页表项就占了4个字节(2的2次方),当一个进程最大,占了整个页面:1KB/4字节=2的10次方/2的2次方=2的8次方=256KB

2、假如没有TLB的介入,一个两级32位分页结构的地址转换机制,访问内存中的一个字节数据需要访问内存()次。C
A.1
B.2
C.3
D.4

3、在分页系统中,对于大进程的页表解决方法有()。ABC
A.层次页表
B.哈希页表
C.反向页表
D.单级页表

4、页表的作用仅仅是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5、反向页表适用于进程较多的系统。

8.5 分段内存管理

1、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段是一个( )区域。B
A.定长的连续
B.不定长的连续
C.定长的不连续
D.不定长的不连续

2、段页式内存管理中,物理内存本质上是()的。B
A.分段
B.分页
C.段页
D.这三个都不是

3、分段管理的突出的优点有()。ACD
A.可以实现有意义的共享
B.用户可以使用覆盖技术
C.方便地址转换
D.程序不需要连续的内存

4、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他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表现为( )。ABCD
A.页式的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段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
B.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C.分页是操作系统进行,分段是用户确定
D.各页可以分散存放在主存,每段必须占用连续的主存空间

5、分段逻辑地址由一个有序对组成:<段号, 偏移>。

8.6 内存扩容技术

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2、常用的“扩充”内存技术有()。ABCD
A.紧缩
B.交换
C.覆盖
D.虚拟存储器

解释: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十一)~分页内存管理+页表结构+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扩容技术

3、交换时机选择的策略有()。AD
A.进程只要不用或者很少再用的就换出
B.大进程换出
C.申请资源多进程换出
D.内存空间不够或有不够的危险时启动交换程序换出

解释: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十一)~分页内存管理+页表结构+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扩容技术

4、采用覆盖技术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解释: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十一)~分页内存管理+页表结构+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扩容技术

5、交换技术的一个问题是交换的过程需要I/O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