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的作用
什么是Servlet
Servlet是一个Java编写的程序,此程序是基于Http协议的,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如tomcat),是按照Servlet规范编写的一个Java类。
在BS架构中,早期的Web服务器只能处理静态资源的请求,也就是无法根据请求进行计算后再生成相应的HTML内容。为了补充Web服务器的这个缺陷,于是增强服务器功能的CGI技术最早产生了。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也是一种规范,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开发,如Perl,C,Java等都可以。当客户端请求静态资源时,Web服务器会自己处理并返回,当客户端请求动态资源时,Web服务器会把请求转交给扩展程序来处理,并将扩展程序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但是CGI技术开发复杂,性能较差,只要有一个请求到达,Web服务器就会单独分配一个进程来进行处理,可移植性不好,所以慢慢就由后来的Servlet技术所取代。
Servlet技术是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套组件规范,不再像CGI技术那样需要分配单独的进程来处理请求,而是单独分配一个线程来处理,于是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并且Java语言是跨平台的语言,也提升了Web服务器扩展程序的可移植性,已经取代了CGI技术,成为BS架构中的主流技术。所有后续的BS架构中的主流框架本质上都是基于Servlet来实现的。
Servlet组件运行原理
Servlet作为补充Web服务器功能的组件,需要依赖于Servlet容器才能运行,它的运行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浏览器中输入请求地址后,浏览器会依据IP地址及端口号找到对应的Web服务器,如果请求的是静态资源,Web服务器直接提供响应;如果请求的是动态资源,Web服务器的通信模块会将该请求传递给Servlet容器的通信模块,Servlet容器负责创建Servlet实例,并将请求中的数据解析出来传递给Servlet。在Servlet处理完数据之后,响应结果也是由容器的通信模块负责返回给Web服务器。后续的Servlet的销毁及管理都由容器来负责。
能够充当Servlet容器这个角色的有很多软件,如Tomcat、Weblogic、JBoss等。而这些Servlet容器不仅仅具备了管理Servlet组件的功能,也具备了Web服务器的一些功能,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安装一个Tomcat软件就同时具备了Web服务器及Servlet容器的双重功能。
Servlet如何运行
Servlet作为Web服务器的补充功能在运行时需要受到Servlet容器的管理,其运行的流程如下:
- 浏览器依据IP建立与容器的连接
- 浏览器将请求数据打包
- 容器解析请求数据包,封装request和response对象
- 容器依据请求资源路径找到Servlet创建对象
- 容器将request和response对象作为参数传入service方法,并调用
- 容器将响应数据打包发给浏览器
- 浏览器取出结果,生成页面
Servlet的生命周期
Servlet的生命周期是由Servlet的容器来控制的,它可以分为3个阶段;初始化,运行,销毁。
初始化阶段:
1,Servlet容器加载servlet类,把servlet类的.class文件中的数据读到内存中。
2,然后Servlet容器创建一个ServletConfig对象。ServletConfig对象包含了Servlet的初始化配置信息。
3,Servlet容器创建一个servlet对象。
4,Servlet容器调用servlet对象的init方法进行初始化。
运行阶段:
当servlet容器接收到一个请求时,servlet容器会针对这个请求创建servletRequest和servletResponse对象。
然后调用service方法。并把这两个参数传递给service方法。Service方法通过servletRequest对象获得请求的
信息。并处理该请求。再通过servletResponse对象生成这个请求的响应结果。然后销毁servletRequest和
servletResponse对象。我们不管这个请求是post提交的还是get提交的,最终这个请求都会由service方法来处理。
销毁阶段:
当Web应用被终止时,servlet容器会先调用servlet对象的destrory方法,然后再销毁servlet对象,
同时也会销毁与servlet对象相关联的servletConfig对象。我们可以在destroy方法的实现中,释放
servlet所占用的资源,如关闭数据库连接,关闭文件输入输出流等。
在这里该注意的地方:
在servlet生命周期中,servlet的初始化和和销毁阶段只会发生一次,而service方法执行的次数则取决于servlet被客户
端访问的次数
除了web.xml项目中还有一个spring-servlet.xml文件
.因为spring-servlet.xml只是 controller 级别的上下文,说白了就是 servlet 级别的初始化,它不涉及到除了转发之外的任何实体,所以它的作用范围仅仅限制在 servlet 级别,所以它的初始化应该是跟spring 的 DispatcherServlet 初始化在一起,所以就是在 <servlet> 表情中初始化的。它有一个默认值就是【/WEB-INF/remoting-servlet.xml 】,注意配置文件的对应的名称是【 servlet-name】-servlet.xml,所以如果你没有给servlet 制定配置文件的位置,并且在默认位置下也没有配置文件,那么系统启动的时候就会报错。
注意:对于 servlet配置文件里面应该初始化的东西,除了视图的解析方式、静态资源文件的存放位置、controller的初始化方式之外,其他的都不应该放在 servlet 配置文件中,应为它只负责 请求的转发,返回结果的解析以及静态资源文件的解析,其他的对象的初始化,定时任务...都不应该放到这个配置文件下进行管理。
如果不用spring框架处理业务逻辑,我们需要建一个类来继承httpservlet
#1.编写一个继承与HttpServlet的java类
#2.重写doGet和doPost方法
public class MyFirst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getWriter().append("my frist servlet");
}
xml的配置
<servlet>
<servlet-name>MyFirst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com.ibatis01.servlet.MyFirstServlet</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MyFirst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MyFirst</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但是我们用了框架后,调用service方法变成了怎么样的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