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随笔记录11.14

1.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报文交换

报文时指计算机要发送或接受的那一串数据。它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即在各个路由器之间存储再转发,有点类似于寄信这种方式,把信件放到邮局,然后再传给下一个邮局,最后传到目的地。

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无须预约通信资源,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传输效率高。
缺点:数据量过大时,会导致时延增加,使传输效率低下。

报文交换:

这种方式更加适合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了,因为除了传输的时候会占用资源以外,平时都不会占用,即发即用。但是传输的数据过大的话,会造成大量的时延,使得传输效率不尽人意。

电路交换

即生活的打电话的时候,要想实现双方的通信,就需要建立连接,然后再进行通话,最后再挂断。建立连接就是电路交换中占用通信资源的开始,通话时期一直占用通信资源,就算双反不说话也会一直占用,挂断就是释放资源的行为。

则根据叙述可得电路交换的整个过程即: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由于在网络中,数据的发送与传输都是突发式的,所以电路交换并不适用于计算机的数据传送。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1.优点:端对端的通信质量约定了通信资源所以可靠,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的效率高。
2.缺点:会造成空闲时还在占用资源这一种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

分组交换

它是建立在报文交换基础上的一种改进,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

报文交换存在的问题就是传输的数据量过大会导致时延增加,并且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也有要求。分组交换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整个报文分成若干组进行存储转发。为了识别到底哪些分组才是一个整体的报文,在分组的同时在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了一些控制消息组成了首部,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分组了。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1.优点:具有报文交换的优点,高效、迅速且各分组小,灵活性高。
2.缺点:由于要加上控制信息,所以相当于使得需要传输的数据更大了。而且由于路由器在转发的时候也需要时刻分析这些控制信息,进行差错控制等动作,也增加了路由器的负担。

2.传输速率和传播速率

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把数据注入传输介质中的速率(单位时间把数据注入介质中的比特数,单位是Mbit/s或者Gbit/s,Tbit/s)

传播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信号能“跑”的距离。(单位是km/s)

从传播速率的角度来看,铜线的传播速率 > 光纤的传播速率。

①铜线中的电流依靠电场进行传播。

②而光纤中的光本质是电磁波,电场→磁场→电场→磁场→电场→磁场→电场…,电场磁场相互转化,这样来传播。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两者的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在光导纤维中之所以能够不让光跑出去,是利用了材料的低折射率,使得光发生全反射,光在光纤中传播,是不停的在纤维中折射来折射去的,传播100米的距离,光可能走的路程是120米,所以说,铜线的传播速率 > 光纤的传播速率。

(只是在实际当中,电阻这玩意不可以根除,电流会衰减,因此传播距离有限,每隔一段距离需要一个中继器,中继器的存在使得电流的传播速度“变”慢了)

下面来看待传输速率,它是指把数据注入传输介质中的能力。光纤传输信息,在发送端,要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人类的智慧来看待,这个能力有限。市面上的光纤的传输速率一般只有10Gbit/s,实验室中可达2.5Tbit/s,而光纤理论通频带宽可达30 亿兆赫兹,目前的电光转换技术,远远没有充分利用光的传输能力。

而铜线电流的传输速率或者说往介质中注入数据,是依靠调制解调器调制成模拟信号,或者做成脉冲(数字信号),这个转换的能力非常非常非常有限,千兆万兆以太网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光纤传输速率 > 铜线传输速率

3.OSI七层模型中各层的具体代表协议

物理层 EIA/TIA-232, EIA/TIA-499, V.35, V.24, RJ45, Ethernet, 802.3, 802.5, FDDI, NRZI, NRZ, B8ZS
数据链路层 Frame Relay, HDLC, PPP, IEEE 802.3/802.2, FDDI, ATM, IEEE 802.5/802.2
网络层 IP,IPX,AppleTalk DDP
传输层 TCP,UDP,SPX
会话层 RPC,SQL,NFS,NetBIOS,names,AppleTalk,ASP,DECnet,SCP
表示层 TIFF,GIF,JPEG,PICT,ASCII,EBCDIC,encryption,MPEG,MIDI,HTML
应用层 FTP,WWW,Telnet,NFS,SMTP,Gateway,SNMP

4.网络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随笔记录11.14
网络号与主机号用空格分开,/25表示网络号字段为25位,依次类推。
192.168.0.64/25 = 0 1000000(最后一个字节,8位)
192.168.0.32/27 = 001 00000
192.168.0.48/27 = 001 10000
192.168.0.128/24 = 10000000

全0的主机号字段表示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
一般主机号全为0表示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1表示广播地址。
属于网络地址的话,后边主机号全为0。只有B满足

如今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 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会的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的,下有负责北美地区的InterNIC、负责欧洲地区的RIPENIC和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 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5.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随笔记录11.14
解析:

IEEE 802.11数据帧有四种子类型,分别是IBSS、From AP、To AP、WDS。这里的数据帧F是从笔记本电脑发送往访问接入点(AP),所以属于To AP子类型。这种帧地址1是RA(BSSID),地址2是SA,地址3是DA。RA是receiver address的缩写,BSSID是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的缩写,SA是source address的缩写,DA是destination address的缩写。因此地址1是AP的MAC,地址2是H的MAC,地址3是R的MAC,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