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学习笔记5】以普通模式合并(--no-ff)、push到远程库及分支管理策略
一、以普通模式合并(--no-ff)
合并分支时,如果可能,Git会用Fast forward模式,但这种模式下,删除分支后,会丢掉分支信息,啥?不记得啦?
那等会我们学习完给你再举个栗子吧,看看这个fast forward的示意图。
如果要强制禁用Fast forward模式,Git就会在merge时生成一个新的commit,这样,从分支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分支信息。
下面我们实战一下--no-ff方式的git merge:
第一步,仍然创建并切换dev分支:
第二步:修改readme.txt
第三步:提交一个新的commit
第四步:切换回master分支
第五步:git merge --no-ff -m "merge with no-ff" dev
因为本次合并要创建一个新的commit,所以加上-m参数,把commit描述写进去。
(抱歉哈,我手抖,打错啦,commit要有意义,所以你就不要和我一样手抖啦)
合并后,我们用git log看看分支历史:
可以看到,不使用Fast forward模式,merge后就像这样:
其实我们已经Fast forward模型操作过啦,那还是再复习一波吧。
看到两个的区别了么?
合并分支时,加上--no-ff参数就可以用普通模式合并,合并后的历史有分支,
能看出来曾经做过合并,而fast forward合并就看不出来曾经做过合并。
二、push到远程库
搞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有推到远程库去,push一波。
如果你如果你遇到了问题:
Failed with error: RPC failed; curl 52 Empty reply from server
莫慌,发现原因是:http缓存不够或者网络不稳定
网络不稳定可以选择等下在push,或者用以下解决方案,避免通过下面解决方案导致未知问题,我建议还是等下再push一下。
解决方案如下:
1、httpBuffer加大
git config --global http.postBuffer 524288000 // 这行添加后就生效了
2、压缩配置
git config --global core.compression -1
3、修改配置文件
export GIT_TRACE_PACKET=1
export GIT_TRACE=1
export GIT_CURL_VERBOSE=1
以上配置文件修改,也可以大幅度提升git 克隆速度。
操作完啦,来学习一波:
git push命令用于将本地分支的更新,推送到远程主机。它的格式与git pull命令相仿。
$ git push <远程主机名> <本地分支名>:<远程分支名>
$ git push --all origin
上面命令表示,将所有本地分支都推送到origin主机。
如果远程主机的版本比本地版本更新,推送时Git会报错,要求先在本地做git pull合并差异,然后再推送到远程主机。这时,如果你一定要推送,可以使用--force选项。
$ git push --force origin
上面命令使用--force选项,结果导致远程主机上更新的版本被覆盖。除非你很确定要这样做,否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force选项。
三、分支管理策略
需要非常深刻知道的分支策略呀。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按照几个基本原则进行分支管理:
第一,master分支应该是非常稳定的,也就是仅用来发布新版本,平时不能在上面干活;
第二,干活都在dev分支上,也就是说,dev分支是不稳定的,到某个时候,比如1.0版本发布时,再把dev分支合并到master上,在master分支发布1.0版本;
第三,我们和小伙伴们每个人都在dev分支上干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支,时不时地往dev分支上合并就可以了。
所以,团队合作的分支看起来就像这样:
往dev上merge,然后再在master上merge。
如果喜欢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小白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