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区块津贴:初始虚拟币从哪里投放

支票可以转移虚拟币,但转移不会改变虚拟币的数量,所以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投放初始虚拟币的方法,否则整个系统里的虚拟币一直是 0。

我们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初始的虚拟币投放给谁?
  2. 总量是否有限?
  3. 按什么速率投放?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初始的虚拟币给谁?

在整个系统里,最重要的角色是存证节点。在系统发展的前期,存证服务的使用量很低,存证节点没有足够的收入,很难提升自己的硬件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节点也需要额外的津贴。

由于我们要建立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系统,里面任何一方都不能有特权,所以我们自己不能预留币,也不能给一个指定的团体(例如开发组)预留任何币。

很显然,这些币应该给节点,成为经济激励的一部分。区块里已经有区块收入这个机制了,不妨给把初始虚拟币的投放也添加到区块收入,这一部分称为区块津贴

70. 区块津贴:初始虚拟币从哪里投放

第二个问题是,总量是否有限?

换句话说,我们的虚拟币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通胀和通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定论。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假设我们推出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基于全球统一存证系统的虚拟币,除了一个区别,其中一套虚拟币总量无限,另一套总量有限,哪一套系统更有生命力?显然,人们更愿意持有保值的资产,抛出通胀的资产。那么,为了防止我们的虚拟币被别的竞争货币取代,应该设计为总量有限。

 

最后一个问题是,按什么速度投放?

现在我们知道,投放的总量恒定,前期节点更需要津贴,那么应该设计一个不断衰减且总和有限的投放曲线。为了让这条曲线的相对衰减速度保持恒定,我们应该使用指数衰减曲线

至于指数函数的各项系数怎么定,虚拟币的总量怎么定,这也是个没有最优解的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暂且这样规定:

一开始每个区块投放50亿个虚拟币区块津贴,之后每过210000个区块,大约4年时间,区块津贴减少一半。很容易算出,这样的虚拟币总量是2100万亿。

70. 区块津贴:初始虚拟币从哪里投放70. 区块津贴:初始虚拟币从哪里投放

当然,我们定这个数量级也是有原因的。当今全球M1货币总供应量是几十万亿美元的数量级,美元的最小单位是美分,所以全球M1是几千万美分,我们的虚拟币跟美分对标,至少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够用。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整套系统的经济循环。

70. 区块津贴:初始虚拟币从哪里投放

可以发现,图中多了一个净输入的渠道,将币从一个虚无的空间输送到经济循环里。由于所有的币都从这个虚无空间里诞生,给这个空间命名为“Coinbase”。

 

如果把虚拟币比喻成黄金,Coinbase就像金矿,那么节点通过工作量证明获取区块收入的行为就可以被称为“挖矿”,挖矿的节点就可以被称为“矿工”。

 

至此,我们度过了本书第一篇最难的几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