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排列
一、应用场合
在一个界面中,有多个控件,每个控件有多个取值,控件取值的组合数量很大,不可能(也没必要)为每一种组合编写一条用例。如何使用最少最优的组合进行测试——正交排列法
区别:
判定表(因果图)也是考虑控件组合,但是组合数量较少(一般不会超过20种),而且要求全面
二、正交表
正交表:一种特制的表,一般的正交表记为:Ln(mk)
三、使用正交表排列法分析程序
1.分析需求——把控件及其取值列举出来
2.根据控件和控件的取值个数,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
(1)根据控件的个数,选择正交表的次幂,也就是正交表的列数
4个控件——选4次幂
(2)根据控件取值的个数,选择正交表的底,也就是正交表中包函数的最大值
每个控件有3个取值——选底为3的
3.把控件及其取值映射到(放到)正交表中
(1)把控件名称分别放到正交表的列名位置
(2)把正交表中每一列的数字分别用对应的控件取值替代
4.根据正交表,编写用例——把正交表的一行转换成一条用例
说明:使用正交表设计的用例时最少最优化的用例,如果时间允许,再补充用例
四、正交表的局限性
正交表个数有限,并且要求每个控件的取值个数相等,在实践中很难遇到。
五、正交表选择数据的思想——公平、均匀
1.每个控件都要参与组合,每个控件的取值参与组合的次数尽量相同
2.从所有的组合数据中,均匀、零星的挑选作为用例的组合数据,而不是只是从某个局部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