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创业管理人

一般谈及管理,想的都是管理员工,这是极大的不负责任。创始人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自己,先得以身作则,其次是管理好股东跟合伙人,最后才是管理员工

要知道企业只有超过行业平均水准才能有价值,要做到如此,只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所有的机器设备、工艺流程都可以买到,买到的只是行业平均水准,要超过就需要人(只有人)来创造更好的设备、改进工艺等。人的创造力只能通过优秀的管理来实现。同一个人,去了阿里就是一条龙,到了你的公司就是一只虫。

谈及管理,谁都能出几招,出租车司机都能跟你扯上两小时,听着也还挺有道理。结果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导读:
启蒙:创业管理人

1 管理自己

能成功的创始人只是极少数,能管好自己的人也是极少数。保持独立、保持正念、保持学习,或许终能有所成。

1.1 价值取向

价值观在创业之前已经形成,后期不会有太大变化。其实不管价值观如何(是否诚信、是否正直等),只要有能力都能赚钱,区别在于是否能持续的赚钱

ITAT项目被誉为创投界最大的骗局,摩根士丹利、Citadel、美林都入了局;蓝山中国资本更是因为这次失败投资而退出了股权投资行业。

ITAT创始人欧通国,
1960年出,18岁开始做起服装生意。
1993年创立“金盾”男装品牌,并于1998年在香港上市。
2004年创立ITAT。

ITAT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构建新的交易关系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零租金、零货款、零库存”,交易结构构建与利益划分机制如下:

  • ITAT集团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上100%的收款控制权与人员管理权,获得25-36%的分成。
  • 生产厂家(供应商)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上100%的货物供应权,获得54-60%的分成。
  • 业主(商业地产及大型百货商)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上100%的营业场所提供权,获得10-15%的分成。

ITAT发展历程如下:
2004年9月,ITAT开出第一家店铺,当年实现销售额546万元。
2005年, ITAT开店68家,销售1.79亿元。
2006年,店数拓展到220家,销售7.8亿元。同年获得蓝山中国资本5000万美元的投资。
2007年年初到2008年5月,ITAT的门店从240多家扩张到了780多家。同年获得摩根士丹利、美林、蓝山中国资本、Citadel 7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
2008年2月,ITAT其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出的上市申请,拟募集78亿港币资本。
2008年7月,ITAT上市被否。否决原因为ITAT上市申报材料的商业模式描述不清,并被匿名举报存在虚增销售数据等不当会计行为。
2010年12月16日,ITAT由其原供应商为主成立的中国惠盈联合供应链集团并购。

论其失败早有端倪:

欺骗顾客:2003年,欧通国在国外注册了200多个商标,将这些商标的样式交由国内生产商贴牌生产,随后这些产品出现在ITAT的各个卖场。他们都被包装成历史悠久的国际名品,比如:英国品牌Luodecheng、意大利品牌Piliya、法国品牌Aomaha、美国品牌Huilingdu等等。实际上这些品牌都是新注册,而且很多都是中文拼音

欺骗投资人:投资人尽调过程中,曾到ITAT门店中进行消费者流量调查,以确认ITAT的上报业绩和事实相符。ITAT则给员工发放大量的购物券和现金,要求员工带着家人和朋友集中去购买,营造门庭若市的状态,当投资人走后员工就将购买的服装全部退回。

欺骗员工:在上市之前,ITAT曾要求每个门店再招入50%的员工,以满足ITAT上报的客流量所需要的员工数目。而当时ITAT生意冷淡,门可罗雀,大部分员工都无事可做。

欧通国选择了欺骗、放弃了诚信,虽有一时风光、但灭亡是迟早的事。

1.2 做事原则

创始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尽管有人分担执行,但做事的原则必须自己牢牢把握。这些是原则也是选择:做容易的事还是正确的事、走捷径还是从根本解决问题、先做重要的事还是紧急的事

李想是连续创业者,曾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理想汽车。

泡泡网

1999年李想做个人网站的时候,比别人的访问量都高。原因是用户最喜欢在早晨访问,但那个时间段所有个人网站都没有更新。李想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开始做更新,6点到6点半的时候就更新完了。网民之间口碑相传,这个网站有更新,大家都来李想的网站看。。

汽车之家

2004年李想创立汽车之家做汽车媒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相比其他竞争企业做法完全不同。

真实:
当时所有的汽车网站,没有几个网站拍真实图片,都用的是厂商官方图片。这个官方图片能PS一个18寸的轮毂出来,结果用户买到发现是15寸的轮毂。
汽车之家每人一个数码相机,去4S店里,对着这些车拍真实照片,放到网上的都是真实图片。

及时:
当时所有的汽车网站周六、周日都不更新内容,每天早晚都有持续更新的也很少。但消费者周六日都需要看车,也是访问汽车网站的高峰时间。
汽车之家随即在周六、周日都有更新内容;而且工作日早晚8点都有更新。

正确:
当时做汽车媒体销售的行业潜规则是给回扣容易、不给回扣难,但汽车之家的政策就是不给回扣。

汽车之家这些区别于行业的做法也造就了其区别于竞争企业的价值,历年来汽车之家永远保持着行业第一的市值,且十倍于行业第二

理想汽车

2015年李想创立理想汽车,理想汽车在于创造没有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车,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其优势明显,但技术复杂成本高、政府补贴低。

增程式汽车优势

1.具有电动车的安静、起步扭矩大的优点,在充电方便的条件下只充电、不加油,使用成本较低;

2.相比其他混合动力模式,增程型混合动力可以不用变速箱,成本略有降低。相比纯电动车,只要有加油站就可以一直跑下去,没有里程焦虑;

3.因为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通过控制系统优化,可以让发动机一直工作在最佳转速,即使在充电不便时,市内堵车路况下油耗也比较低,发动机噪音也可以控制的非常小。

技术复杂成本高

增程式电动汽车,必须要在纯电动汽车原本的“三电”系统上,增加一个依靠“燃油发动机”的发电系统。在已有的一套动力系统中再增加一个技术要求极高的发电模块,整车的研发难度将呈指数增长。

当前市面上在售的纯电动汽车,多数都是利用原来的老平台直接进行油改电,将车底盘铺上一层电池,再加上一组电机,便可完成一台纯电动汽车。而增程式电动汽车,就必须研制全新的平台,在成本上就已经大大超过纯电动汽车。

政府补贴低

增程式电动汽车尽管也位于新能源汽车的行列中,但国家对它的扶持政策远不及纯电动汽车。

启蒙:创业管理人
目前理想汽车还没有正式交付用户,但我认为新造车企业有两大方向,一个是特斯拉发起的,特点为一块大屏、纯电动,蔚来、威马、小鹏都是跟随者;另一个是理想汽车发起的,特点为四块大屏,增程式,相继会有一大批跟随者

1.3 企业文化

创始人文化即是企业文化,在一个群体里面威望就是一切,恰好创始人就是这个群体的最高威望者,其他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完全服从并模仿创始人,上行下效由此而来、以身作则也由此而来。

可执行的才是文化,写墙面的不是文化,如果看到一个企业的文化,十条二十条,这个公司也挺危险的。无论是公司目标还是公司企业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能做到讲出来,不需要解释,大部分人都能听明白能够直接执行。而不是看到一条,就需要解释一次,解释完也不知道怎么做。要知道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先举一个负面例子:海马汽车(000572)

海马汽车的企业文化共七章三十六条三千多文字,此处展示其“第六章 企业文化理念”:
第二十四条 一个梦想:一帮人、一辈子、一件事。
第二十五条 两个单选:(一)富贵不可兼得。(二)名利不可双全。
第二十六条 三个坚持:(一)科技属性。(二)金融属性。(三)文化属性。
第二十七条 四个战略:(一)自主战略。(二)品类战略。(三)创新战略。(四)人才战略。
第二十八条 五个初衷:(一)开办一家企业。(二)创新一种体制。(三)锤炼一支团队。(四)建设一宗文化。(五)塑造一个品牌。
第二十九条 六个财富:(一)健康是根本财富。(二)信念是精神财富。(三)仁孝是家国财富。(四)务本是基础财富。(五)创新是升值财富。(六)坚忍是长久财富。
第三十条 七个辩证:(一)心态决定状态。(二)思路决定出路。(三)想法决定办法。(四)习惯决定成就。(五)性格决定命运。(六)胸怀决定格局。(七)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十一条 八个对立:(一)理论与实践。(二)理想与现实。(三)功名与本命。(四)五戒与六欲。(五)公罪与私过。(六)成功与成人。(七)守中与弘道。(八)创业与传承。
第三十二条 九个忌讳:(一)商场忌违法、忌树敌、忌张扬。(二)官场忌踩线、忌压边、忌进圈。(三)职场忌亲情掺、忌友情沾、忌乡情染。
第三十三条 十个轻贱:(一)法贱于私。(二)礼贱于邪。(三)情贱于薄。(四)义贱于狭。(五)德贱于伪。(六)才贱于傲。(七)名贱于虚。(八)利贱于脏。(九)富贱于侈。(十)贵贱于淫。

再举两个正面的例子:

汽车之家企业文化
原则: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判断方式: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愿景:帮助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汽车。

理想汽车企业文化
原则: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
判断方式: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愿景: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产品;用户价值和企业效率,两个都要。

2 管理别人

管理别人是指管理自己以外的人,创始人要管理的自己以外的人包括股东、合伙人、员工等

都说创始人需要领袖能力,自己牛逼不算牛逼,要把别人也变得牛逼才是真牛逼。选人和用人都是创始人的头等大事。

2.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品德层面有怀疑的人绝对不能用,宁可错杀亦不可放过。因为人的品德早前已经形成,入职后基本不可能有改变。

2.1.1 态度问题

2012年我开始招人待团队,给一个新人在试用期的第二天安排了个小任务,当天下午刚好六点整收到其回复的邮件,一看没有主题、没有正文、没有落款,只有个附件,打开一看,质量相当差。这时我想我有义务带带新人,教教怎么做事情。当我走出办公室到他的工位,发现人已经不在了,问问旁边的同事说,6点就走了。原来他是就等着六点整,点击发送邮件,就下班了。第二天该新人也准时9点到公司,我只能通知他早上9点就可以下班了,公司给他的大门已经关闭。

要是能力不行还可以教教,态度不行谁也没办法,这种人一定不能用。

2.1.2 品行问题

京东对反腐是零容忍,创始人刘强东曾放言:“你贪十万,我就是花一千万也要把你查出来!”。2018年8月24日京东公开的部分反腐通报:

  • 京东物流西南区域分公司快运部城配运输管理部机构负责人任兵,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承运商好处费及礼品馈赠。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四条和十九条,予以辞退处理。同时任兵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 京东物流华中区域分公司大件物流部安装运营部机构负责人黄川,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服务商的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四条,予以辞退处理。同时黄川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 京东金融保险业务部综合管理部消费者业务部渠道运营人员燕峰,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好处费并违规向供应商提供运营支持。其行为违反了《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第十六条,予以辞退处理。同时,燕峰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态度不端的不用,品行不正的更不能用。

2.1.3 如何辨别

对于人员品德(正直、诚信等)的辨别其实很容易,面试有好几轮都可以不停的去辨别和印证、可以有笔试、而且还有试用期。

2012年我招人时在试用期前面设置了两天的互相观察期,跟应聘者约定先来公司上两天班,互相观察是否合适,如果两天过后都认可对方再签订劳动协议进入试用期。

一般面试时可以重点关注:简历有无造假、有无夸张;经历是否真实,细节是否掌握;态度是否真诚;言行是否一致;对事情或人的评价是否过于主观。

2.2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品德过关的人,在能力方面有所怀疑,是可以用的。因为人的能力后期是可以有很大提升的。

2.2.1 比自己强的人

创业一定要用某些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对这些人并不是完全授权他们,而需要有怀疑的态度,逐步证明、逐步授权。对于这些强人负责的事情,也不应该完全不管而让它成为一个黑盒,自己虽然不直接负责但也要了解

凡客创始人陈年复盘其产品问题时提及:

“2007年时,产品讨论我还参与。2009年下半年后,大家说“陈年你不懂服装,就别提意见了”。我确实不懂,于是我招了许多传统服装产业的人把关,自己放手不管了。”随后就是凡客灾难性的产品积压。

神奇百货创始人王凯歆复盘其失败时提及:

“A轮融资后的盲目扩张,大量使用猎头招聘所谓的行业“大牛”,顶尖技术人才,盲目相信某某大公司背景,盲目相信所谓专业性人才和经验。
  
  而我在聘请了这些“大牛”后逐渐被架空,凡事如果插手,都会以”老板你年纪小,没有经验,不要太多管具体的产品和业务为由“搪塞。
  
  渐渐得我开始相信这些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把大多数事情放权给请来的 “管理层”。幻想他们可以比自己在管理和业务上做的更出色。
  
  而没过多久,我们的产品逐渐被改的面目全非,完全脱离当初我的设想,我们供应链开发回来的商品五花八门,什么都开始有,都开始卖,我甚至觉得我们都开始像一个翻版的“淘宝”。
  
而在我意识到公司真正的危机时,账上的资金已用去一大半多,按现在这样的人员规模烧下去我们撑不了几个月。”

2.2.2 能力可提升的人

管理的原则,是不停的培养更多的人来替代自己现在忙于的重要工作,然后自己再做更重要的工作。

王小同学创业初期只带几个普通员工,中间没有总监、没有经理,自己需要负责公司运营全方位的事情,包括开发、营销、日常管理等等。在软件开发上,王小同学前期是自己做主力负责架构和后端开发,招聘的员工李某辅助实现前端功能。王小同学也让李某独立负责一些小模块的开发,并全程指导李某的工作,也建议李某多看相关书籍和参与相关培训。李某在王小同学支持下独立完成几个模块后,越发成熟,慢慢的后端和前端开发都交给了李某负责,王小同学只是偶尔检查下质量。在其他事务上王小同学也采用这种模式培养新人,让他们接替自己的事务。逐渐从现有事务中抽身出来,再去做更重要的事。
要实现培养人才,选人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些操作事项:

启蒙:创业管理人

2.2.3 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作为创始人创业应以创造社会价值为基础,有了社会价值才会有利润;创始人管理也需先成就他人,他人提升了也是成就了自己。

反面例子:诸葛亮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但其“凡事亲力亲为,万事小心谨慎”的风格也是蜀国败亡的重大原因。

刘备离世后:尚有赵云、张飞、黄忠、马超、魏延、刘封、张苞、关平等大将。

诸葛亮离世后:上演的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究其原因,在于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临死才传授技艺。古书记载:“汉丞相归天陨命之时,曾唤姜惟入帐,对姜维说:“吾平生所学,己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授之。”

正面例子: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1935年出生。1960年博士毕业后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1971年成为通用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1979年成为公司副董事长,1981年4月,成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从入驻通用电气起,在20年间,通用电气的市值由他上任时的130亿美元上升到了4800亿美元,

杰克韦尔奇管理特别注重的是人才培养,在其自传中重点陈述其担任通用CEO的第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接班人。

对于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能管理好这么大的公司业务,他说到:“人们问我:‘杰克,你是怎么管理NEC的呢?你对戏剧和喜剧一无所知……’是啊,我也不能够制造一部直升机发动机。我也不会生产涡轮机。我们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作是协调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通用电气的全部管理哲学就是找到众多的天才,给与他们完全的支持,让他们来运营公司,不管涡轮机、发动机还是联播网。”

诸葛亮和杰克韦尔奇分处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时代,但管理是想通的,一个临死才传授真经,一个上位即培养接班人。其结果也迥异。

2.3 分钱原则

企业的价值都是人创造的,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价值就是利润,这些利润应该与创造价值的人分享,包括员工、股东。但利润来得并不会那么快,延迟是必然的。所以分钱也一定是延迟的。

另外来讲,创业中所有人都需要有延迟满足感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做更大的事情。延迟满足感程度更高,你就会耐心更好,标准更高,目标更大,做事更从容专注,不计较眼前的利益,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一时的成功看得淡,对短暂的失败不恐惧。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2016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公司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发表了题为《Stay hungry, Stay young》的演讲中提到:

“2016 年,新经济 100 人的李志刚问我,“三年多,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做到了百亿美金?”

我觉得,大部分重要决策,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延迟满足感,决定了你做判断时,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不要只想着做春播秋收的事。”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分享成功的投资心得时重点强调:

“成功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延迟满足,过去我见过很多既聪明又能干的人,但他们对自己却没有更高的要求。其实你说一个人的智商差别有多大,大部分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那这当中为什么有些人能做得好?这与心有多高是有关系的。有的人不满足,到了一定的时间就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举一个例子,1999年我们投网易的时候5块钱一股,等到公司上市涨到15块钱,最高涨到30块,互联网泡沫时掉到了6毛钱。那一年我给丁磊过生日的时候,他说自己一生只有两个愿望,首先我要办一个成功的网站;其次我要帮股东赚到钱,那时正是他最困难的时候,我很感动,难成这样,他还想着要为我们赚钱。过了几年公司情况变好了,我们也赚了很多钱,然后他告诉我又有了新目标。现在来看,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这与很多企业家们的野心也是有关系的,主动给自己设定新挑战。”

3 管理常态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管理尤其如此,人是深不可测的动物。

3.1 人去人来

你的合伙人会有离开的、你的投资人会有离开的、你的员工也会有离开的;人去人来都很正常,有价值观不匹配的、有能力不匹配的,但一定要有沉淀下来的。

很多时候淘汰落后的人,企业才能向前发展。

3.2 犯错误

自己会犯错误,别人也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是致命的,怎么对待错误才是致命的。

2016、2017年小米曾被舆论界一边倒的觉得不行了,但2018年小米又强大了起来。

2011年,小米手机出货量30万
201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790万
2013年,小米手机出货量1700万
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6100万
2015年,小米手机出货量7100万
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5800万
2017年,小米手机出货量9300万

2018年,小米手机出货量1.2亿

销量的下滑首先要清楚自身的问题,不然很容易乱决策,尤其是企业遇到压力的时候。小米的态度是:守正出奇遇到问题的时候,希望用奇招来逆转,这是错的。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守正比出奇更重要。其实企业都是被自己击败的,只有守正了,立住之后至多是好一点差一点,然后再想奇招怎么胜出。小米总结自己的是问题是:

第一个困难,线上市场遭遇恶性竞争。
第二个困难,专注线上,但错过了县乡市场的线下换机潮。
第三个困难,高速成长带来的管理挑战。

上述三个问题中最要命的是第二个。

小米提出的解决办法就两个字:补课。因为其认识到自己还很虚,还没有真正与之相衬的实力,要放下架子从零开始创业,缺啥补啥,对标行业领先者,保持谦卑的心态。2017年小米的任务就只提了补课,销量都不在计划当中,坚持补好课,关键是练好基本功。

事实证明,练好基本功,小米2017年当年就实现了销量回升。

3.3 人言不可畏

在你成功以前所做的任何事情总有人说好、总有人说坏,而且说坏的声音远远大于说好的声音。

马云曾一度被称为“骗子”。

1995年,马云在美国出差期间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创造一个全球B2B电子商务模式。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做外贸的朋友,给他们介绍这个创业想法,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就有了《中国黄页》项目。

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马云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陌拜推销,逢人便讲,“我是来介绍中国黄页的。”所有的人都将他拒之门外。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

创始人必须知道创业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自己是在做对的事情,就需要坚持,就需要固执己见。

人生是一场修行,创业是这场修行的捷径,如能对创业管理人有所深思,你的修行亦“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本文参考资料:

https://www.sohu.com/a/120030830_461469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61116/153851824-10.shtml
https://www.sohu.com/a/29825756_232291
https://www.iyiou.com/p/50215.html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cmsmodel/news/detail/142332.html
http://www.517zhumeng.com/6403.htm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27242168850138394&wfr=spider&for=pc
https://baike.pcauto.com.cn/1381.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c29d6d690029bd64793e2c1f.html
https://www.sohu.com/a/215936708_513972
http://www.sohu.com/a/143127011_256559
https://blog.****.net/qq_35246620/article/details/72801285
https://wenku.baidu.com/view/48a9977702768e9951e738ac.html
https://www.jianshu.com/p/454a7cfa6fc9
https://blog.****.net/xkxmud/article/details/5537991
https://www.sohu.com/a/77149902_381615
https://www.techsir.com/a/201607/33695.html
https://blog.****.net/iteye_6274/article/details/82613603
http://www.sohu.com/a/165471930_371226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70174.html
http://k.sina.com.cn/article_6888858426_19a9ba33a00100iw3v.html
http://www.sohu.com/a/256933682_1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