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师——《动态路由协议基础》(2018.11.02)
一、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动态路由协议
——路由器用来计算和维护路由信息的协议。
——通俗的说,就是路由器用来学习路由的协议。
二、动态路由协议基本思想
·动态路由的基本功能
——发现路由:发现自己的路由信息(收集直连网段信息)
——通告路由:将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通告给其他路由器
——计算路由:基于所掌握的路由信息进行路由计算,算出最优路由加入路由表。
——路由收敛: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后,能重新计算出最优路由
三、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按管理网络的能力范围分类
·IGP(内部网关协议):RIP、EIGRP、OSPF、ISIS。
·EGP(外部网关协议):EGP、BGP。
——按计算路由的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EIGRP、BG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四、控制与转发平面
·路由协议进程
——位与控制层面,运行路由协议学习路由的进程,又称路由进程。
五、常见路由协议的工作协议栈
·常见路由协议的工作协议栈
六、动态路由协议数据包
·路由协议数据包的处理
七、管理距离
·管理距离
——表示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即路由协议的优劣,越小越优先。
——在不同路由进程学习到相路由的时候,比较管理距离。
——Cisco管理距离:OSPF(110)、RIP(120)。
·度量值
——动态路由协议表示当前路由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开销,越小越优先,主要参考因素有跳数、带宽、时延、负载、MTU等,不同路由协议的度量值参考因素不同。
——度量值只在同一路由进程内部比较,不同路由进程之间没有意义
(1)基于条数的度量值
——RIP采用基于跳数的度量值
(2)基于带宽的度量值
——OSPF采用基于带宽的度量值
八、分布式路由管理
·分布式路由管理
——每个路由进程都单独维护自己的路由表,并把优选的路由安装到全局路由表用于数据包转发,全局路由表中只存储最优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