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一)系统分区知识说明
资料来源:
讲师:沈超
李明
如果是Windows,给硬盘进行分区,再进行格式化,再给分区分配盘符就可以开始使用
如果是Linux,则要将硬盘分区完,格式化,在给每个分区起设备名,再给分区分配盘符
之所以要这样,在Linux中,所有硬件设备都是文件
左斜杠"/"为根目录,根目录为Linux中最高一级目录,所有的数据全保存在根目录当中
dev目录中存放的所有文件都是硬件文件
如果是IDE硬盘,则叫hd,用a-d做盘符
图中列表所示同上句
之所以要给硬件设备起文件名是
因为,你在给Linux系统下命令执行某个设备
你总得告诉系统你要使用哪个设备
这个给硬件起设备文件名是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指定,这个理解就行
hda代表第一个硬盘,而后面的1代表第一个分区
所以hda1代表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hda2就是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分区
sda1同上,sd指SCSI或SATA接口
这个叫做IDE硬盘接口 理论最高速度133M/S 主要用于pc
这个是SCSI硬盘接口 理论最高速度200M/S 与IDE同时代,主要用于服务器
SATA硬盘接口,已发展到第三代 理论最高速度500M/S pc和服务器都用这种 (这里说的是接口类型,非硬盘类型)
现在Linux上见到的基本都是sd开头
假如上图是第一个硬盘,那么它的设备名为:
1:sda1 2:sda2 3:sda3 4:sda4 5:sda5 6:sda6 还是很容易的
那么看看接下来的
这个硬盘只分了2个分区,一个主分区,一个逻辑分区
那么它的设备名为这样:
1号:sdb1 2号:sdb2 5号:sdb5 6号:sdb6 7号:sdb7
上面的逻辑分区号之所以从5开始,是因为1-4的编号只能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所以逻辑分区必须且永远从第5号开始
只有在windows中才有分配盘符这个说法,Linux里叫挂载
在给分区分配盘符的过程叫做挂载
分配完盘符,应该叫挂载点,即:
分配盘符==挂载 盘符==挂载点
在window中使用C/D/E/F作为盘符 而在Linux中使用空的目录名称作为盘符
理论上,任何一个目录都可以做为盘符,但还是有些不行,后面说
必须要作为分区的有:
根分区 swap分区(虚拟内存:当内存不够用时,从这部分拿一部分去当内存使用,理论上来讲,大小应该为内存的2倍,但是达到2g的时候,如果再给大,不会给系统带来任何作用,只会占用硬盘空间)
虚拟内存使用的是硬盘,速度跟硬盘是一样的,没有真正内存那么快
如果没有上面两个分区,则Linux无法安装
启动分区:任何操作系统要正常启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余空间
如果没给boot分区,所有数据都放在根分区下,如果根分区被放满,
则Linux就没法启动了,所以有必要设置出一个启动分区
Linux中,根分区是最高级,在根分区中保存一级目录,在一级目录中保存二级目录
在Windows中,C/D/E/F盘是并列的
但在Linux中,根分区可以单独分配一个磁盘空间
假设给根分区分配一个sda3,那么往根分区写入数据时数据都会放在sda3中
也可以给根分区的子目录指定独立的分区空间
可以理解为,分区不用并列在同一级目录里,可以纵向嵌套,也可以横向并列,而且空间单独计算.并不会因为嵌套了就占用更多空间
(如果理解有错,请大佬指出)
总结
格式化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但在写入文件系统前,会清空磁盘
但会有人误以为格式化只是清空硬盘
挂载:给每个分区挂载一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只能是目录,而且目录要是空目录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