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01

当代程序员,上能比肩扎克伯格这种大佬,下能堪比煤矿工人天天搬砖。

 

心态好或者运气好的人,总能找到自洽的那个点,干活干得也挺舒服。心态崩了的人,每天上班如上坟,入职三天就想跑路。

 

(网友:这难道不是我本人?你是不是偷窥了我的小脑袋)

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想当初我放弃研究所、国企、公务员这些路,最终选择踏入互联网,不就是觉得薪资ok,时间自由,福利好吗?

 

结果现在呢?薪资涨幅还没新人大,时间自由更加不存在。而福利就更别说了,时间都没了,要福利有何用?

02

 

后来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这不就有阿里老弟在脉脉发出了小疑惑:

“现在的码农,就是写写逻辑,拼拼凑凑,跟80年代车间装配工人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截图于【脉脉】

 

有些程序员一语道破“真相”:

“都是出来打工的,你还觉得有啥高大上的了?

 

“当年福特流水线工人,收入也很高,相当体面。

按照如今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圈外人可能觉得工作这么累多赚个几千块钱有个球用?时薪还不是低得一批?最后全都要往医院里送。

但话也不能这么说,早一批的程序员确实有很多借着公司平台或者行业红利发家致富了的,至少攒个首付没啥大问题。但放到现在,应届程序员的薪资平均总包也就30-40w上下,勤勤恳恳三五年也鲜有希望在北京买个大别野。(家里背景好的另说)

03

于是就有人开始怀疑了,早些年的矿工、车间技术工、工厂技术工等等,不也是技术员么,如今的码农是不是换个方式的“历史重演”

毕竟当年流水线工作的产业工人也是人们向往的工作,和今天写代码一样,也是很体面的。

程序员写代码那就是一句话“做了就有,没做那就是零”,这点大家肯定认同,毕竟领导每天盯着的就是你的产出,不要延误了开发周期。

除了写出来代码,还要保证可以使用,就是产品正常运行,这种是最基础的。流水线上的工人,做出来的产品,会更规范更标准化一些,出错率少,也不用自检自查自改,产品基本标准也是售卖出去可用,订单多了也要加班赶工期。

从这个角度来说,时代在进步,只是技术结果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如果说每个程序员都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来操作,那我觉得码农和建筑工人、挖矿工人以及其他技术工人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开发日程紧于是产生了“外包”,工期紧于是项目可以“承包”,毕竟都是有标准的操作,换个谁不一样?

都是“完形填空”的活,大家皆是搬砖人。

04

所以如果非得从“干活”这件事来说,大家没啥区别,这个世界只有老板的员工的区别,员工和员工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但从其他方面来看,如今程序员其实是更有优势,因为信息渠道宽了,时间也更自由了。由于现在很多搞技术的学历普遍都比较高,翻墙以及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会更方便。只要你肯学,哪儿还不能学啊?上个厕所摸鱼时间都能看个英文文献或者听完一堂算法课了。

所以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觉得都不是什么辛苦、门槛高、价值、薪资等等,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行业环境更好了,结果产出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权重变大了, 以及影响的传播速度更快了这也是为什么技术在如今的行情下薪资仍旧保持的原因。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没法说这个就一定比那个好或者差,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栈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道理是一样的。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可以加我私人微信进群讨论。

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Fun-lying

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现在的码农和80年代工人没区别!
我怎么这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