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数据同步:主从库如何实现数据一致?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 AOF 和 RDB,如果 Redis 发生了宕机,它们可以分别通过回放日志和重新读入 RDB 文件的方式恢复数据,从而保证尽量少丢失数据,提升可靠性。
不过,即使用了这两种方法,也依然存在服务不可用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只运行了一个 Redis 实例,那么,如果这个实例宕机了,它在恢复期间,是无法服务新来的数据存取请求的。
那我们总说的 Redis 具有高可靠性,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数据尽量少丢失,二是服务尽量少中断。AOF 和 RDB 保证了前者,而对于后者,Redis 的做法就是增加副本冗余量,将一份数据同时保存在多个实例上。即使有一个实例出现了故障,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其他实例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不会影响业务使用。
多实例保存同一份数据,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么多副本,它们之间的数据如何保持一致呢?数据读写操作可以发给所有的实例吗?
实际上,Redis 提供了主从库模式,以保证数据副本的一致,主从库之间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方式。
- 读操作:主库、从库都可以接收
- 写操作:首先到主库执行,然后,主库将写操作同步给从库
Redis主从库和读写分离
那么,为什么要采用读写分离的方式呢?
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上图中,不管是主库还是从库,都能接收客户端的写操作,那么,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如果客户端对同一个数据(例如 k1)前后修改了三次,每一次的修改请求都发送到不同的实例上,在不同的实例上执行,那么,这个数据在这三个实例上的副本就不一致了(分别是 v1、v2 和 v3)。在读取这个数据的时候,就可能读取到旧的值。
如果我们非要保持这个数据在三个实例上一致,就要涉及到加锁、实例间协商是否完成修改等一系列操作,但这会带来巨额的开销,当然是不太能接受的。
而主从库模式一旦采用了读写分离,所有数据的修改只会在主库上进行,不用协调三个实例。主库有了最新的数据后,会同步给从库,这样,主从库的数据就是一致的。
那么,主从库同步是如何完成的呢?主库数据是一次性传给从库,还是分批同步?要是主从库间的网络断连了,数据还能保持一致吗?这节课,我就和你聊聊主从库同步的原理,以及应对网络断连风险的方案。
好了,我们先来看看主从库间的第一次同步是如何进行的,这也是 Redis 实例建立主从库模式后的规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