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生命周期、运行机制、场景值)
目录
- (1)程序构造/注册器App()
- (2)小程序生命周期
- (3)小程序运行机制
- (4)scene场景值
体验版特定页面设置
- 体验人员扫描二维码进入时有时进入的不是首页???
- 方案:
- 登录小程序后台,重新设置体验版打开时的特定页面路径,更换为当前首页即可
程序构造/注册器App()
- 注册器/构造器分类:
- 小程序级别:App-----程序构造器/注册器
- 页面级别:Page------页面构造器/注册器
-
小程序的生命周期:
- App() 参数
- App构造器接受一个Object参数
- 基础App构造器案例
小程序生命周期
-
①onLaunch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初始化
-
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 onLaunch(全局只触发一次)
-
**②onShow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显示 **
-
当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显示,会触发 onShow
-
**③onHide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隐藏 **
-
当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会触发 onHide
-
接下来依次验证下
-
**(1)监听小程序初始化与显示 **
-
(2)监听小程序切换后台
-
(3)监听小程序切换前台
-
从该步骤可以看出
-
①小程序生命周期中onLaunch初始化只执行一次,之后便不再执行。
-
②小程序从前台切换到后台会触发onHide隐藏,之后再从后台切换回前台页面时会触发onShow显示
-
从以上便可分析出
-
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函数的调用顺序为:
-
onLaunch>onShow>onHide
-
小程序初始化→小程序显示→小程序隐藏
小程序运行机制
- (1)小程序启动
- 小程序启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冷启动」,一种是「热启动」==。
- ①热启动:假如用户已经打开过该小程序,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打开,此时无需重新启动,只需将后台小程序切换到前台,该过程就是热启动;
- ②冷启动:用户首次打开或小程序主动销毁后再次打开的情况,此时小程序需要重新加载启动,即冷启动。
- 前台/后台状态
- 前台→后台—onHide
- 当用户点击右上角胶囊按钮关闭小程序,或者按了设备 Home 键离开微信时,小程序并没有直接销毁,而是进入了后台状态;
- 后台→前台—onShow
- 当用户再次进入微信或再次打开小程序,小程序又会从后台进入前台。
- 小程序销毁
- 只有当小程序进入后台一定时间,或者系统资源占用过高,才会被真正的销毁。
- ①当小程序进入后台,客户端会维持一段时间的运行状态,超过一定时间后(目前是5分钟)小程序会被微信主动销毁。
- ②当小程序占用系统资源过高,可能会被系统销毁或被微信客户端主动回收
小程序生命周期
- (1)onLaunch初始化
- 初次进入小程序的时候,微信客户端初始化好宿主环境,同时从网络下载或者从本地缓存中拿到小程序的代码包,把它注入到宿主环境
- 初始化完毕后,微信客户端就会给App实例派发onLaunch事件,App构造器参数所定义的onLaunch方法会被调用。
- (2)onShow小程序显示
- 在初始化完毕之后,会调用onShow钩子函数,监听显示
- (3)onHide小程序进入后台状态
- 进入小程序之后,用户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或者按手机设备的Home键离开小程序,此时小程序并没有被直接销毁
-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小程序进入后台状态—后台态”,App构造器参数所定义的onHide方法会被调用。
- (4)onShow小程序进入前台状态:后台→前台
- 当再次回到微信或者再次打开小程序时,微信客户端会把“后台”的小程序唤醒
-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小程序进入前台状态”,App构造器参数所定义的onShow方法会被调用。
- 小结:
- 综上可以看出,App的生命周期是由微信客户端根据用户操作主动触发的。为了避免程序上的混乱,避免从其他代码里调用App实例的生命周期函数。
- onLaunch, onShow 方法会返回一个参数对象, 里面包含了多个参数 , 常用到的有path,query和scene
- 参数:
- ①path是打开小程序的页面路径
- ②query是打开小程序页面url的参数,后续介绍
- ③scene是打开小程序的场景值
scene场景值
- scene场景值作用:
- 场景值用来描述用户进入小程序的路径
- 缘由:
- 由于系统限制,目前还无法获取到按 Home 键退出到桌面,然后从桌面再次进小程序的场景值,对于这种情况,会保留上一次的场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