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色通道
专色通道是用来保存专色信息的通道。一个专色通道对应一种颜色,可将其应用到图像和印刷当中。除此之外,专色通道具有Alpha通道的所有特点,保存选区信息、透明度信息等等。每个专色通道以灰度图像的形式存储相应的专色信息。
何为专色
专色的概念来自于印刷,指的是特殊的预混油墨,用于替代或补充印刷色 (CMYK) 油墨。通常,每一种专色都有其本身固定的色相,因此,它解决了在印刷时中颜色传递准确性的问题。并且,专色的色域更广,大部分的专色是无法使用CMYK四色混合来呈现。
创建专色通道
可以在除了位图模式以外所有色彩模式下生成专色通道。新建的专色通道不会随着色彩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方法一:通道面板控制菜单:新建专色通道
提示:当前有选区的情况下,新建专色通道,专色仅应用于选区内。
关于密度
可以使用密度值在屏幕上模拟印刷的专色的密度(0%~100%)。
值100%时,模拟完全覆盖下层油墨的油墨(如金属质感油墨);值0%模拟完全显示下层油墨的透明油墨(如透明光油)。
密度为0%时的效果
较小的值,可以达到一种透明、光泽度高的专色效果;较大的值,可以达到一种不透明的专色效果。也可以用该选项查看其它透明专色(如光油)的显示位置。
方法二:按住 Ctrl/Cmd 点击通道面板下方的“新建通道”按钮
方法三:将现有Alpha通道或颜色通道转换为专色通道
双击Alpha通道缩览图,或者点击通道面板菜单的“通道选项”,选择“专色”。
提示:如果要基于某个颜色通道新建专色通道,可将其拖到“新建通道”按钮上进行复制后再双击副本的缩览图。
选取专色
既可以从拾色器中选取颜色,比如将CMYK的K值改为16%(其它为0)即为专色银色。
也可以从颜色库中选择PANTONE等颜色系统中的颜色。
拖动滑块或者直接键入颜色名称以从颜色列表中选择。比如,直接键入345,或者输入Rubine等。
提示:若要将专色通道显示为彩色,可进入“首选项/界面”,勾选“用彩色显示通道”。
补充:
Adobe 拾色器支持下列颜色系统:
ANPA-COLOR:通常应用于报纸。
DIC 颜色参考:通常在日本用于印刷项目。
FOCOLTONE:由763种 CMYK 颜色组成。通过显示补偿颜色的压印,Focoltone 颜色有助于避免印前陷印和对齐问题。
HKS 色板:在欧洲用于印刷项目。
PANTONE:颜色用于专色重现。PANTONE系统可以渲染1114 种颜色。PANTONE 颜色参考和样本簿会印在涂层、无涂层和哑面纸样上,以确保精确显示印刷结果并更好地进行印刷控制。
TOYO Color Finder 1050:由基于日本最常用的印刷油墨的 1000 多种颜色组成。
TRUMATCH:提供了可预测的 CMYK 颜色,与2000 多种可实现的、计算机生成的颜色相匹配。
编辑专色通道以添加或移去颜色
使用画笔、渐变工具或填充命令等,直接在专色通道图像中绘制。用黑色可绘制不透明度为 100% 的专色;用灰色可绘制不透明度较低的专色。
提示:与“专色通道选项”对话框中的“密度”选项不同,绘画或编辑工具选项中的“不透明度”选项决定用于打印输出的实际油墨浓度。
合并专色通道
默认情况下,专色通道不会影响图层图像,即不会给当前的图层带来任何变化。合并专色通道的目的是将专色应用于图层上。
选中某个或所有的专色通道后,从通道面板控制菜单中选取“合并专色通道”。专色被转换为颜色通道且与颜色通道合并,并从面板中删除了专色通道。
不同密度合并专色通道的结果
提示:合并专色通道可以拼合分层图像。合并的复合图像反映了预览专色信息,包括“密度”设置。例如,密度为50%的专色通道与密度为100%的同一通道相比,可生成不同的合并结果。
关于陷印
PS菜单:图像/陷印
陷印是一种重叠,可确保打印时印版的微小偏差或移动不影响打印作业的最终外观。如果图像中有明显不同的颜色,可能需要略微压印这些颜色,以防止打印图像时出现微小间隙。该技术称为陷印。
这样,即使在印刷的时候有一点点套版不准也可以做掩盖,不会漏白边出来。
进行陷印处理以纠正未对齐现象
A. 未对齐现象(不包含陷印) B. 未对齐现象(包含陷印)
陷印仅在CMYK模式和多通道模式下有效。
陷印值决定为补偿印刷上的错位,重叠颜色向外扩展(非阻塞)的距离。Photoshop使用标准的陷印处理规则:
(1)所有颜色在黑色下扩展。主要利用黑色对其它透明色的包容。
(2)亮色在暗色下扩展。
(3)黄色在青色、洋红和黑色下扩展。
(4)纯青和纯洋红在彼此之下等量扩展。
正确保存专色文件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以后专色通道的应用空间还是相当大,毕竟它给专色制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Photoshop保存专色信息的色彩模式只有三种:灰度模式、CMYK模式和多通道模式。
通过PS菜单:文件/存储为,将含有专色信息的文件存储为DCS 2.0 EPS格式或 PDF 格式。
“若有收获,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