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六 应用层
六、应用层
了解C/S模型和P2P模型 ;
掌握DNS的工作原理;
了解应用层的常用协议;
6.1 网络应用模型
- 两种模型:
- C/S模型
两层结构
三层结构 - P2P模型
◆集中目录式网络模型
◆纯 P2P 网络模型
◆混合式网络模型
◆结构化网络模型
- C/S模型
6.2 DNS :域名系统:就是解决记不住老长的IP地址访问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或者资源。
- 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这里域名与主机所处的物理位置无关
- 域名空间
- 域名空间中最上层为顶级域名,每个顶级域名又分成若干个子域,每个二级域名又被分成若干个子域,二级域名的子域称为三级域名,依此类推,直到 n 级域名,所有这些域构成了一个树状的域名空间
- 域名空间中最上层为顶级域名,每个顶级域名又分成若干个子域,每个二级域名又被分成若干个子域,二级域名的子域称为三级域名,依此类推,直到 n 级域名,所有这些域构成了一个树状的域名空间
- 域名分两种:网络域名和主机域名。
- 网络域名:如hbu.edu.cn,表示一个网络域;
- 主机域名:表示一台具体的主机,如www.hbu.edu.cn
- 域名服务器
- 用来存在域名和对应IP地址映射库(也称为DNS数据库)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根域名服务器
- 授权域名服务器
- 用来存在域名和对应IP地址映射库(也称为DNS数据库)
- 域名解析
- 两种解析方法
递归解析、迭代解析
- 两种解析方法
- 域名高速缓存
- 每个域名服务器都维护一个高速缓存,存放最近用过的名字以及从何处获得名字映射信息的记录。
- 域名解析过程:
https://blog.****.net/john1337/article/details/82991472
6.3 WWW
1.什么是万维网
- 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 万维网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
- 浏览器就是在用户计算机上的万维网客户程序。万维网文档所驻留的计算机则运行服务器程序,因此这个计算机也称为万维网服务器
2.URL
-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
- URL 的一般形式是
6.4 E-mail
- 电子邮件的地址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 - 用户代理
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 - 邮件服务器
- 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
接收电子邮件的邮局协议版本3(POP3)。
6.5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 两个不同的端口号
- 当客户进程向服务器进程发出建立连接请求时,要寻找连接服务器进程的熟知端口(21),同时还要告诉服务器进程自己的另一个端口号码,用于建立数据传送连接。
- 接着,服务器进程用自己传送数据的熟知端口(20)与客户进程所提供的端口号码建立数据传送连接。
- FTP 使用两个不同的端口号使得数据连接与控制连接不会发生混乱。
6.6 Telnet
- 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登录协议
- 使用 C/S 模式
- 服务器进程默认的监听端口为 23
- 工作过程
① 本地 Telnet客户端进程与远程主机上的 Telnet服务器进程建立连接。
② 将本地终端上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及以后输入的任何命令或字符以网络虚拟终端格式传送到远程主机。
③ 将远程主机输出的 NVT 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本地所接受的格式送回本地终端,包括输入命令回显和命令执行结果。
④ 本地终端对远程主机撤销连接,即撤销一个 TCP连接,从而结束 Telnet远程登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