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使用(七) Redis数据库管理
目录
1. 单键处理命令
1.1 TYPE获取类型
TYPE key:返回key的类型。
1.2 DEL删除键
DEL key[key]:删除键,不存在的键会被忽略,返回被成功删除的键的个数。
1.3 RENAME/RENAMENX修改键的名称
RENAME key newkey:将key修改为newkey,如果newkey已经存在,那么则覆盖掉原来的newkey,修改成功返回ok。
RENAMENX key newkey:将key修改为newkey,如果newkey已经存在,则不做操作,如果newkey不存在,则修改key为newkey,修改成功返回1,修改失败返回0。
2. 排序命令SORT
SORT key:将输入key的值解释为浮点数,然后对浮点数进行排序(升序)。
SORT key ASC|DESC:指定ASC表示升序排列,指定DESC表示降序排列。
SORT key ALPHA:指定ALPHA参数,实现基于字典对文字排序。
SORT key BY pattem:通过指定BY参数,可以使用其他键的值来作为排序的权重,对排序键的值进行排序。
SORT key ALPHA GET pattem:指定GET参数,来实现排序返回其他键的值。
SORT key LIMIT offset count:指定LIMIT参数,可以实现只显示count个结果,并且跳过offset个结果。
SORT key STORE newkey:指定STORE实现存储排序结果,下次可继续使用。
3. 获取键命令
3.1 RANDOMKEY随机返回键
RANDOMKEY:随机返回某个键,不会删除键,如果该数据库中没有键的存在,则返回null。
3.2 KEYS返回匹配模式的键
KEYS pattern:返回匹配模式的键。
3.3 SCAN命令
如果数据库中的键过多的话,使用keys命令就会导致服务器被阻塞一段时间。Redis在2.8.0以后提供了SCAN命令,通过渐进的方式遍历整个数据库,并返回匹配给定模式的键。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COUNT count]:cursor表示游标,首次开始遍历的时候游标设置为0,每次调用SCAN的时候会返回一个新的游标,下次使用SCAN时设置该游标来继续遍历数据库。pattern表示匹配模式,count表示返回键的个数。
SSCAN key cursor IMATCH pattern][COUNT count]:代替可能会阻塞服务器的SMEMBERS命合,遍历集合包含的各个元素。
HSCAN key cursor IMATCH pattern][COUNT count]:代替可能会阻塞服务器的HGETALL命合,遍历散列包含的各个键值对。
ZSCAN key cursor IMATCH paterm][COUNT count]:代替可能会阻塞服务器的ZRANGE命爷,遍历有序集合包含的各个元素。
4. 数据库命令
4.1 DBSIZE返回数据库键值对数量
4.2 SELECT切换数据库
select 0-15:切换数据库。
4.3 MOVE移动键值对
MOVE key db:移动键值对到db数据库,如果db数据库中已经存在key或者key不存在,则不执行操作,移动成功返回1,移动失败返回0。
4.4 FLUSHALL清空所有数据库。
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键值对。
本节类容到此结束
本人联系方式2329095893,欢迎各位进行学习讨论
欢迎关注熊熊出没ING公众号,不定时跟新Java、python、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