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读】1-电子科大-周涛团队-生活规律性预测学业表现:校园生活的行为分析
前言
读研期间需要读论文,在此记录一下,一方面记录论文的翻译,一方面记录自己的感想。今天读的是最近新京报报导过的电子科大周涛老师团队做的《生活规律性预测学业表现:校园生活的行为分析》相关研究。
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删除,ღ( ´・ᴗ・` )比心
正文
摘要:对学生行为模式与学术表现之间关系的定量理解是迈向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一步。与以往主要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相比,我们收集了18960名大学生智能卡的行为记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衡量标准,即衡量每个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如:吃饭和淋浴)的规律性。实证分析表明,学术表现(GPA)与规律密切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即使在学生的勤奋工作中,“长时间”是预测学术表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也能显著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教育管理人员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和工作。
介绍:教育管理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揭示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潜在因素,这对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个性化教育、检测有害的行为、干预学生的心理行为、情感和行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已经证明了物理状态(例如,身高和体重)1、2、3、4、5、智商(IQ)6、7,甚至DNA 8、9、10都与教育成就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为不同的人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怀项目。由于我们不能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的身高或DNA,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心理学和行为的方面,他们相信,从心理和行为问题中产生的学习问题至少可以部分地进行干预。例如,根据对课程分数或课程失败的预测,早期的干预已经被讨论到K12教育11、12、13。在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人格与学术表现之间关系的实验,表明在五大人格特征中,随和、开放和尽责,与高等学术表现有显著的相关性,比如GPA和课程表现14、15、16。特别是,自觉性和GPA之间的关系是最强的14、15、16。行为也与学术表现有关。长期以来,课堂出勤一直被认为是学术表现的重要决定因素,17、18、19、20、21,额外的学习时间与GPA 22、23、24是正相关的。除了学习行为,一些实验证据表明,拥有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睡眠习惯的学生平均有25、26、27、28岁的gpa。在传统的研究框架下,大量的数据集来自于问卷和自我报告,这些问卷通常都是非常小的(大多数样本是sizesscalefromdozensto数百,seemeta分析的结果是15 16 21,22,26),而社会期望偏差则是29、30,这导致了难以得出有效和可靠的结论。
图1:用于分析校园日常生活与学术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的方法,然后预测未来的学术表现。首先,大量的数字入口和消费记录是由真实姓名的校园智能卡和ID加密收集的。然后,用四种行为来衡量两种高水平的行为特征:细度和勤奋。具体地说,在学校里,在教学设施中,在教学设施中加入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加入到教学中去,并在教学中加入到教学中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勤奋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来显示学术表现与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即“细”和“勤奋”。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我们还提出并比较了“长”和“勤奋”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