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存概率介绍
一:系统设备运行速度对比
二: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物理内存(ram)+swap空间(磁盘)
虚拟内存分配由系统内核完成,对用户程序透明
三:虚拟内存PAGING
虚拟内存的页面大小,在32位,机器上面为4K
将部分物理空间里面的内容换到swap空间中,称为paging
四:swap空间
1、磁盘上的特定空间,作为物理内存的扩充,当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物理内存中的内容可以换到该空间
2、一般建议swap空间为物理内存的2倍
3、swap空间毕竟位于磁盘上面,访问速度无法和物理内存相比,物理内存与swap空间之间频繁的内容交换,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4、优缺点:
解决了主存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处理机的开销
五:swaping
1、当物理内存严重不足时,内核会将全部物理内存里面的内容换到swap空间中,以便释放内存给进程用,这个过程称为swaping
2、swaping数量,是反应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出现swaping,证明系统内存严重不足
六:buffer
1、当系统有数据需要写到磁盘,会在物理内存中保留一份数据,提高些效率,处于内存中的这一部分空间,称为buffer
2、当系统内存不足时,会将buffer拿过去使用
七:Cache
1、当系统有数据需要从磁盘读取,会在物理内存中保留一份数据,提高读效率,处于内存中的这一部分空间,称为cache
2、当系统内存不足时,会将cache拿过去使用
八:缓冲机制
目的:
改善处理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提高系统性能
Linux采用了多种与主存相关的高速缓存:
1、缓冲区高速缓存
2、页面高速缓存
3、交换高速缓存
4、硬件高速缓存
缓冲区高速缓存:
1、大小固定,是针对块设备的I/O开辟的 2、缓存区高速缓存以块设备标识符和块号作为索引,快速寻找数据块,若数据块已在缓存中,则不必从物理设备中读取,从而加快了读取数据的速度
3、缓冲区高速缓存大小可变化,当没有空闲的缓冲区而又必须分配新缓冲区时,内核就按需分配缓冲区,当主存空间不足时,可以释放缓冲区
页面高速缓存:
1、是为了加快对磁盘文件访问而设立的
2、当页面从磁盘被读入主存时,被存入页面高速缓存
3、如文件系统的一些系统调用,如read(),write()等,都是通过页面高速缓存完成的。
交换缓存:
1、为了避免页面交换时,直接对磁盘交换空间操作,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
2、linux需要将一个页面从内存中换出时,首先查询交换缓存,如果缓存中的文件没有被修改过,则直接丢弃而不用回写外存交换条件。这样大大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磁盘操作
3、硬件缓存:
联想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