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存储系统(6)
存储系统
计算机系统五大基础部件之一:存储器
局部性原理
-
说明:是指CPU访问存储器时,无论是存取指令还是存取数据,
所访问的存储单元都趋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 -
分类:
空间局部性:如果某个位置的信息被访问,那和它相邻的信息也很有可能被访问到。
时间局部性:如果某个信息这次被访问,那它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被多次访问。 -
工作集理论: 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访问的页面集合。
层次化存储结构
CUP:寄存器,存储最快,但容量小,成本高
Cache:按内容存取,是CUP之后,最快的存储器
主存储器:分两类,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速度第三,存储内容大
联机磁盘存储器(硬盘):一般存储不经常运行的数据,存储容量大,速度慢
脱机光盘,磁盘存储器:移动硬盘
注:局部性原理是层次化存储结构的支撑
Cache(高速缓存)
- 概念
Cache存储器部分用来存放主存的部分拷贝信息。
在CPU想获取数据的时候,首先是判断数据在不在Cache上,
如果在Cache上的话,直接就获取了数据,即命中
如果不在,即未命中,那么就返回主存获取数据,然后更新到Cache中去。
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防止抖动,即黑屏)
-
命中率:
如果以 h 代表对Cache的访问命中率,t1代表Cache的周期时间,
t2代表主存储器周期的时间,以读操作为例,使用 “Cache+主存储器” 的系统的平均周期为t3, 则
t3=h ∗ t1 + (1−h) ∗ t2
其中(1-h)又称为失效率(未命中率) -
映像:
直接相联映像:硬件电路较简单,但冲突率最高 ,主存的块与cache块的关系是固定的
全相联映像:电路难于设计和实现,只适用于小容量的cache,冲突率较低
组相联映像:直接相联 和 全相联 的折中
主存储器
- 主存可以分:
随机存储器(RAM): 一旦断电,数据就会丢失。内存属于RAM
只读存储器(ROM):一旦断电,仍然可以储存数据 - 主存 - 编址:
按字编址:存储体的存储单元是字存储单元,即最小寻址单元是一个字
按字节编址:存储体的存储单元是字节存储单元,即最小寻址单元是一个字节
2的10次方为1024即1KB
2的20次方=(2的10次方)的平方即1MB
例一:内存地址从AC000H到C7FFFH,共有 ( 112 ) K个地址单元,如果该内存地址按字(16bit)编址,由28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已知构成此内存的芯片每片有16K个存储单元,则该芯片每个存储单元存储 ( 4 ) 位。
注:C7FFFH 十六位进制(H单位) — 地址按字(16bit)编址
地址单元: 大 - 小 + 1
解:地址单元:
(C7FFFH + 1) - AC000H = C8OOOH - AC000H = 1C000H
转为十进制: 1C000H ===> 114688
114688 / 210 = 112(k)
存储单元存储 :
(地址单元 * 内存地址按字编址(16bit)) / (存储芯片个数 * 存储单元 * 存储单元存储) = 1
存储单元存储:(112 * 16) / (28 * 16 * x) = 1 ====> x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