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算法——错题总结
树
叶子节点数=度为2的节点数+1
总叶子节点数=叶子节点数+度为1的节点数+度为2的节点数
排序
栗子:
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79,56,38,40,84),一趟排序的结果为(40,38,46,56,79,84),则采用的是()排序算法。
-
A选项起泡算法:相邻元素两两比较,一个元素大于右侧相邻元素交换位置,否则位置不变。 一趟排序为:46,56,38,40,79,84
-
B选项直接插入:每一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去,直到插完所有元素为止。
一趟排序为:38,40,46,79,56,84
找到一个最小的放最前面,其他不变
- C选项快速:挑选一个基准元素,大于基准元素的放在其右边,小于基准元素的放在其左边,从而拆分为两部分,以此类推直到不可拆分为止。
以源数据第一个元素46为基准,采用双边循环法设置left和right两个指针指向数组最左和最右两端,从右指针开始,如果大于或等于基准元素则指针向左移动,如果小于基准元素则停止。转向left指针向右移动如果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则继续向右移动,如果大于基准元素则停止。交换两指针元素后,右指针继续上述操作比较,直到最后把基准元素和两指针重复元素交换位置。第一趟排序结束得出如下排序,所以C正确。
一趟排序为:40,38,46,56,79,84 - D选项2-路归并:将一个数组分成两个数组,分别对两个数组进行排序,循环第一步,直到划分出来的“小数组”只包含一个元素,只有一个元素的数组默认为已经排好序
一趟排序为:46,56,79合并;38,40,84合并
栗子:
p^.llink 表示 p 的前驱结点,p^.rlink表示 p 的后继结点。删除 p 所指结点时须将 p 的前驱结点的rlink指向 p 的后继结点,将 p 的后继结点的 llink 指向 p 的前驱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