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到底是干嘛的?
量化策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中长线趋势型,也就是通过量化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测评,分析价格中长线的趋势,判断是上升的概率更大还是下跌的概率更大,并始终坚持做大概率成功的投资。
但这并不是说交易的次数多了就一定能赢的,这里面主要涉及的是资金管理能力和止盈止损能力。也就是尽管大概率上涨,但也不能投资太多,否则下跌了亏了,本金就会收到损失。100元亏50元是亏50%,但50元要再回到100元就是翻倍的收益了,这可是极其难的,所以有时候不是次数亏得多,只是亏损额度太多,再要赚钱就很难了。
另外就是,亏到什么程度就认输也很重要,不然本来亏10元,结果到时又觉得什么以后会上涨的,什么放任亏损,那就违背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原则。同时赚了也要适当的卖出一些或者全部卖出,不然一味的贪心,就会面临市场下跌的趋势,市场不可能一直上涨的。
另一类是相对价值型,主要通过筛选分析历史数据,获取证券或者证券组合之间的价格差异,通过反复买卖来获得价差收益,就是套利交易。
根据交易频率的高低又分成两种:传统的低频次交易,现代的高频次交易。低频次交易就是我们平时大部分时候听说的低买高卖,高频次交易主要是套利那些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比如分级基金、LOF基金等,这样它们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和一级市场的基金净值之间就会有价差。这种价差普通投资者是很难赚到的,但是量化模型会一直盯着这个价差出现的机会,只要有一丝利润,就会开始套利,同时基金的大资本会把一丝利润放大。
其实量化策略也不是什么全新的投资策略,在很早之前,它们的发明者,也就是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在尝试应用他们的理论了,只是因为过于麻烦所以范围极小。到了现代社会,计算机帮了人类的大忙,可以快速的进行量化,所以量化基金才发展起来。
量化基金不需要像传统基金那样需要较大的基金管理团队,而是只需要一个基金经理配上两个精通数学和编程的金融工程师就可以运作了,所以基金的管理成本比较低。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