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器与动态代理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Struts2框架与SpringMVC框架中都有拦截器。那么你知道这些拦截器底层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吗?本文就探讨拦截器的原理。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拦截器。所谓拦截器,是指在一个业务方法执行前或执行后、甚至在抛出异常时执行的一段切面逻辑。是的,拦截器确实跟AOP(面向切面编程)编程思想有关系,事实上,拦截器就是AOP中的切面。
而AOP的底层实现是动态代理,所以,首先你必须对动态代理有很好的理解。我们经常使用的两种代理技术是JDK动态代理与CGLIB动态代理,而在JDK动态代理中,我们必须使用接口。本篇文章就以JDK动态代理实现拦截器。
本文以吃水果为例子,演示在吃水果前后加入的拦截器逻辑,好了,show my code~~~
1.水果接口:
2.水果接口实现类:
3.拦截器接口:
注意:此拦截器接口中的三个方法before()、after()分别在目标方法执行前、执行后执行,如果before()方法返回false,则执行around()方法。
4.拦截器接口实现类:
5.动态代理类:
6.测试类:
运行结果:
如果你对SpringAOP框架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就是Spring中的前置通知与后置通知的实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