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书馆的故事》

读《图书馆的故事》
读《图书馆的故事》

美国:马修 巴特尔斯 著
退休前任职于哈佛大学霍夫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
博尔赫斯的名言: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是无缘许多图书馆的,家乡的二大图书馆都没有进去过。新华书店到是常去看(太贵买不起),只能翻翻路由的盗版书。
至次以后读书再多也只是有了工资,能每月买几本。至到现在(2017)的公司才有机会见识上万的图书馆了。广州的图书馆还没有去过,听说人超级多,我网上查过他们的目录,书都太老旧,还不全的样子。老的经典都没有。可惜。
超多未读过的书带给读者的焦虑。不只是我一个人会有这种感觉。时间太少,书集太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英文中 book 来源于盎格鲁一撤克逊语中的 boc 一词,意思山毛榉,一种受欢迎的可用来制作蜡版模型的材料。
模板上通常要刻一个浅浅的凹槽用来倾灌蜂蜡,冷却后,蜂蜡就形成一个柔软的平面,可以在上面用尖尖的笔来刻字,用力刮擦就可以很快地擦除上面的文字。

杜威 十进制分类法

图书馆从皇室到平民,从学者到黑人,知识的平均性的流下大众。
《快乐的书生们:从石器时代到遥远的未来,图书馆员们有趣的历史及其世界》
《哈佛大学图书馆最初的 350 年》
《图书馆与图书馆员》the library and the librarian
《一位老图书馆员的日历》woodstock, Vt. Elm Tree Press 1909
《国王的图书馆》
读完这本书,好想自己能住在一个有图书馆的城市,住的离图书馆比较近,那里人不会太多,能有时间和空间去看看书,借本书,慢慢的读完。写下感受。跟现在大家去咖啡店里喝一杯一样的舒心啊。
爽——
希望还对此有感觉时,会实现吧。
小时候我就希望能去上,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到时新华书店就是我的替代所了。
谢谢您“新华书店”我家乡的新华书店已经关门好多年了。